第329章 朝鮮世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多爾袞看不上范文程,因為現在的清軍不需要漢官。
整一支隊伍都對漢民排斥,哪怕是漢官們剪了辮子,生活習慣上全部模仿建奴,也換不回來任何好感。
甚至還有人想把漢官重新貶為奴隸,這樣以後在山林裡打獵的時候,能夠有人餵養牲口。
追隨多爾袞出來的漢官足足有十幾人,帶上家眷三五百人,不算多也不算少。
他們為了躲避清算,只能一股腦兒往山林裡竄,但現在又更像是絕路。
清兵們對待這些漢官家眷,頤指氣使,任何出格的事情都做了,基本上與奴隸無異。
瀋陽城。
夏軍攻下盛京後,就將建奴取的國都稱號給改了回來。
至此盛京不再,而城內的偽紫禁城,也被夏軍充當做了軍營,盛京城內依舊還有數萬百姓,除卻一些來不及逃跑的清國大臣。
還有的人,就是原先的遼民,幸運的人能在天武軍找著親戚,表明立場後,能得到個妥善出去。
其他的三無人員則是需要等待清算,沒有案底才能獲得絕對自由。
就這樣,瀋陽城內的資源得到了重新分配,原本高高在上的包衣阿哈變成底層勞役。
少數與建奴保持距離的漢人,或者原先最底層的奴隸,則是翻身成為了主人。
夏國統御遼東,可以對這片地區的民眾包容,但對待盛京城內的人卻要格外嚴查。
能住進盛京的都是核心群眾。
這些人裡邊,保不齊有許多都是王公貝勒的包衣。
就比如現在瀋陽大牢內的鮑承先,早就料想到隨著清軍出逃,此後的下場悽慘。
可留在城內,天武軍同樣不給他面子,甚至還第一時間把大漢奸抓起來遊街批鬥。
完全沒有絲毫想啟用的跡象。
而鮑承先不知道的是,關於清國的這些個大學士,輔助建奴的漢官,早就被文工團做成了畫冊,宣揚到夏國的每一個角落。
而且,當下不僅是夏國,就連四夷部落都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著這麼些個漢奸,註定要遺臭萬年。
鮑承先與幾名漢官窩在暗無天日的黑牢裡,整日幻想著大赦。
此時。
偽故宮,有對衣衫襤褸的夫妻,懷中抱著個嬰孩,顫顫巍巍佇立在城門外。
“來者何人?”
宮門外的守兵看著眼前這兩人不像是漢民,本來想當做建奴拿下,可看著頭上卻沒有辮子。
這樣的打扮,在盛京城內是很少的。
“在下朝鮮王世子,還望稟報宮內的將軍,我們願意投降。”
跟前的人禮節做得極佳,侍衛看這模樣不敢怠慢,只得連忙進入城去,片刻過後,劉青峰就親自出來接見了兩人。
要說劉青峰不愧是錦衣衛出身,有外交官的功底,開口就是一頓流利的高麗語。
而不出所料。
眼前這人的確是朝鮮國的繼承人李淏,身旁的婦人就是世子妃子!
自1637年起,丙子胡亂,朝鮮王族在江華島被清軍俘虜,朝鮮國的世子就一直在盛京做人質。
而婦人懷中的這個嬰孩,就是李棩了,是後來朝鮮王朝的第18代君主,也是朝鮮歷史上第一位在異國出生的君王。
當下一家人整整齊齊,出現在夏軍面前。
“建奴退兵之後,我跟王妃躲在牛棚,足足過了三天才出來,現在已經是飢渴難耐。
孩子快撐不住了.......”
李淏指了指自己蒼白的嘴唇,有指了指幾乎已沒有哭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