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舟把話題轉向別處,仇恨是不能忘卻,可當前夏國已經是遼東諸地的統治者。

從清國滅亡的那一刻起,許多往事都應當簡單帶過,事情還是要往前看。

陸舟此話一出,一干文臣們讚不絕口,認為王上的確是有帝王之風,大勝之下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統御問題,而不是喜功。

而事實上的確如此,夏國領土已經極為遼闊,想要統御這寬廣的區域並不容易。

主要人口都居住在各大城池,許多地方已經變成了廣袤的無人區,如果再不想好解決問題的話,天高皇帝遠,時間長了之後,難免會發生王權不達的情況。

而也有人說,這片疆域統治起來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這會夏國在塞外的領土,才基本上與曾經的蒙古四大汗國相當,甚至還要小一些.......

更何況現在還有鐵路。

就在眾人議論的時刻,王宮外忽然傳來了更為嘈雜的聲音,遠處的火把往歸化城中心匯聚。

陸舟率著眾人登上塔樓,只見外邊火光如長龍,下方的百姓們高高舉起了火把。

口裡高聲歡呼著“天可汗”。

民眾是忠心為夏國而驕傲,崇拜他們的王主......

“下方的百姓不止是漢民,而且來自於塞外各部,民心所向,我王為天可汗,是上天註定......”

有大臣由衷感嘆。

而更有膽子大的人,順勢就提起了稱帝的事宜......

......

“這......”

稱帝的事情過於震撼,許多人的神色不一,而以夏國當前的情況來看,完全有這個資格。

夏王說是一位帝王也不為過。

陸舟卻照例否決了這個提議,認為當下把科技跟思想上的問題給解決了,才是首要目標。

在陸舟眼中看來,這天下可不僅僅是戰爭,還得要關注民生,開拓思想。

夏國在遠北立國就是有這麼一個好處,從一開始建立科學政策,就沒有受到過多阻撓。

夏國的核心層全部都是陸舟自己的人。

大家對於中原的皇權厭惡,許多人願接受改變。

而如果要是在中原紮根的話,就得要改變許多根本上的問題,光是要解決這些問題,或許就要花上半輩子的時間。

就更別說還要開疆拓土了......

“殿下,大明的使臣,又來了。”

數日後,有信使過來稟報。

“大明使臣?是從哪裡來的。”

陸舟詢問。

“明廷在天武城的特使,大部分都已經變成了我們自己人。

這次的人卻是從大明京師而來。

看起來頗為急切......”

信使回報。

“嗯,知道了。”

陸舟這時正整理著電機線路,聽著外邊的信使來報,簡單換了一身衣物,就出現在了大殿上。

當下明朝的使臣已經是越來越卑微。

見到了夏王立馬行上叩拜之禮。

遞上一封書信,竟是崇禎皇帝的親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