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錦州與遼北(第1/3頁)
章節報錯
皇臺吉是下定了心思。
不管回不回援,大清國註定是要有所損失。
遼北門戶一旦開啟,就難以制止,只能說是盛京以北的大部地區,今後都由夏國控制。
這個局勢無法挽回。
相比下,還不如儘快拿下明軍僅剩塞外的幾座城池,以免日後腹背受敵。
不然南北打擊之下,清軍無處可遁。
到了那樣的境地,就真如當日的濟爾哈朗所言,從海港逃到大海上算了......
而好在的情況是。
遼北的人口,早就移到了遼南各地,躲避在城池裡,不算有過大損失。
盛京城留有一定兵源防守,同樣不用過於擔憂。
這是皇臺吉決定繼續留下來攻城的原因。
而同樣的,因為夏國逼迫的緣故,皇臺吉放棄圍城迫使明軍投降的策略。
錦州城下的決戰,也提前打響了。
如皇臺吉所料。
錦州城內的明軍是極為疲憊的。
戰死計程車兵剛剛掩埋,受傷的戰士也沒有痊癒,外邊的糧運進不來,士氣奔潰。
忽然望著外邊黑壓壓撲來的清軍,守城的祖大壽傻眼了。
這距離上次全面進攻只是過了五日時間,明明擺著是副長期圍困的架勢,可攻城的頻率一點也不低。
“皇臺吉莫不是知道後方糧草不足,提前攻城?”
祖大壽站在城頭,此時援兵未至,光靠城內的守軍,是難以抵禦的。
而且,明軍慣用的詐降議和手段已經不頂用了,在兩年前祖大壽就對皇臺吉詐降過一次。
這會明顯是要來斬殺自己挽回顏面的。
進退都是個死字。
“將軍,清軍的兵鋒,非洪承疇不可抵禦。
光靠我等來說,要守住錦州城可是不易!”
跟前的明將有幾番恐慌,在遼東跟清軍對峙十幾年了,還從未有過一場像樣的勝仗。
對於下方的將兵來說,更是如此,面對清軍就等同於是看到了戰敗的結果,難以組織起像樣的反擊。
“建奴有何可懼,無需洪都督
我甥子三桂也可蕩平清騎!”
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對後方來援的軍隊還是極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