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最後的勁旅(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果拋去偏見來看,這可以說是華夏軍事史上圍城打援的範例。
錦之戰開始於清軍圍困錦州,結束於松山城被清兵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
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
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9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兵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
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關外鐵騎被殲滅殆盡,摧枯拉朽、
以後的大明朝廷,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抗。
清軍便也從此開始,烏泱泱的聚集在山海關,靜待撿漏時機......
“殿下,就從最新的情報來看,明軍在遼東,並沒有發動任何戰事。
與建奴的對峙還沒有被打破......”
跟前的小吏回答。
“那可以確認了。
明軍要麼是調集遼東主力入河南剿匪。
要麼就是等待更好時機,殲滅皇臺吉的有生力量。”
陸舟分析著,又說道:“接下來緊密關注明軍在遼西的動向。
同時對劉青峰下達指令。
如果時機成熟,就可以往東面推進,佔據一些城池。
還有山林軍隊,加快統一遼北步伐。
儘快打通出海口岸......”
陸舟緊接著下了一連串命令,全部都是針對建奴的方面有關。
如果建奴還想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安生產的話,或許不太可能了。
陸舟打算把建奴往南面逼一逼。
......
崇禎十三年,五月上旬。
孫傳庭帶著兩個營的人馬往西面開去。
只不過兩個營六七百人肯定是不夠的,孫傳庭帶的還都是預備兵。
葉爾羌汗國在整片遼闊的土地上,也不下三十萬人口,與原先的西伯利亞汗國差不多。
而且各個驍勇善戰。
他們與沙陀部的人有很大相似特點。
平常善於長途奔襲,或者行商,要是遇著敵人下手殘忍,屬於不死不休的特點。
孫傳庭帶著火力充沛的兩營人馬,主要是為了摧毀和破壞。
在部隊的後方,還有戰車支援,以及熱氣球輔助。
葉爾羌人並不善於造城池,只要是有充足的火力,完全能夠打下一些重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