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中原之災(第2/3頁)
章節報錯
......
又過十餘日。
大明境內,果然是傳回明商與葉爾羌汗國勾結的訊息。
八大商人在暗中資助,給的條件頗豐。
這回陸舟就十分納悶了,這些明商,彷彿不對外勾結就不舒服似的。
在傳回來的奏報裡,八大商交易不要茶錢,還送糧食。
此時,大明正值兵荒馬亂,餓殍遍地的節點......
可不過想想也是,如果沒有這些官紳大肆兼併土地,流民們也不能造反得如此積極。
......
崇禎十三年,初春。
對於大明朝百姓來講,這是明北特大旱災的第三年。
河北、河南、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連續少雨三年以上,旱區中心所在的河南省,更是乾旱了五年之久。
而從今年開始,乾旱最為猖獗。
前期呈北旱南澇的格局,且旱區逐年向東、南擴大。
到了下半年開始,北方降雨增多,轉變為北澇南旱,瘟疫在這期間流行、蝗蟲災害順勢而起。
這一年。
是明末農民起義的關鍵時節點,幾乎成了人力不可違的天命。
皇帝下召罪己。
李自成、張獻忠開始割據土地,明朝的官員,不斷有了投靠匪軍的例子。
混亂的地區,官匪難辨,好不熱鬧。
而這時,明北,宣大府。
南面對賊寇的防線,暫時還算牢固,只不過是內部出現了一些問題。
王一水帶著人馬,不斷在這片地區製造匪患,如果流寇還能分等級的話,王一水的部眾絕對是最為專業的。
而且,不僅如此,原本應該是被皇帝想起來,挽救大局的孫傳庭,此時已變成了真正的劫匪。
儘管孫傳庭不樂意,一度還想自盡。
可至少現在,表面看起來還是挺像,渾身沒有了儒將風範,只有一件破布麻衣。
這時正值初春,天氣寒冷,孫傳庭渾身發抖也不願多穿。
因為王一水的東西都是搶過來的,孫傳庭完全不屑於穿著。
“孫大人,麻煩遞一下錘子。”
一座深宅的暗倉旁,王一水望著前方,眼神賊兮兮。
這大明的人實在太多了,要想養活這麼多嘴巴,光靠夏國的資助都不行,還要得卻搶才是最好的選擇。
孫傳庭瑟瑟發抖,可還是把腳下的錘子踢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