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遙遠的南方。

順天府,紫禁城。

崇禎端坐在一堆案牘邊上,跟前幾個大臣正商議事宜。

“從最近傳回的訊息看,中原五地的民變平叛,已經是明朗了許多。”

“不錯,盧象升總督五省,中原不再一盤散沙;洪承疇坐鎮西北,兩方協同之下,已經是有了一些小勝......”

“要說這一切,還是陛下功勞,前月方才下詔罪己,不到一月,就傳回了小勝的訊息。”

可很快。

那人又閉上了嘴巴。

此事還需慎言。

皇陵被毀才下罪詔己的,這麼說,莫不真是皇帝老兒的罪過?

況且舉朝上下,對皇陵被毀這件事情,耿耿於懷。

沒見皇帝身上白巾,都還沒取下來?

這事最好還是別再提起。

幾個大臣,繼續低聲討論著。

終於有人忍不住開口說了出來:“是啊,戰局明朗,可年關將近,銀響不足,各路軍將後勤跟不上,匱乏的東西很多,尤其是缺鐵。”

崇禎捕捉到這句,放下手裡的案牘:“缺鐵?我大明年年產鐵,銷往外海,還能有剩餘,如何會缺鐵?”

大臣微微一愣,上前一步解釋道:“回陛下,據微臣瞭解,主要是九邊用鐵量大,加上鑄造火器、大炮要去大批優質鐵。

而且今年,中原幾地流民肆亂,被民匪毀去了不少礦場,導致鐵價上漲。”

“鐵價上漲,官營不能自給自足?”

大臣答曰:“工部那邊說是不能,這幾年都是靠私營補充。”

崇禎愣了一愣。

大明幾十萬的匠戶。

何時軍備竟已廢弛至此?

觀望了一番,發現工部的人也不在此處。

“喚工部侍郎來見我。”

崇禎點了一名小廝傳命,接著又揮一揮手,讓幾人暫且先退下了。

殿內暫時安靜了下來。

就在此刻。

殿外又傳來了腳步聲。

大太監王承恩拿著一封秘信,端正遞了上來。

“失必兒殘部無力迴天,遠在庫城的暗哨混亂中被抹除,而今年又一場怪雪,關外所有暗哨,怕都是挺不過去了。”

說完,王承恩又加了一句:“那錦衣衛千戶陸鈞臣,怕也是挺不過去了。”

“可惜了,那邊的訊息,就徹底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