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規範才是基礎(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樣倒是,又給莊子裡提供了許多便捷工具。無形中,也讓生活變得更像樣了一些。
不過陸舟拉回黏土,可不單只是為了弄一些瓦瓦罐罐。
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莊子建設。
現在恰好是出窯的時候,只見燒製好的一堆陶器被拉了出來。
在這麼一堆陶罐子裡,還有幾個歪七扭八的泥範,而這同樣,也是老張頭的“傑作”。
這段時間馬變多了,馬鐙居然都變得有些不夠用......
陸舟拿出一個泥範,親自觀看一番:“就這?”
老張頭老臉一紅:“主子,我在故國的時候,也只捏過馬鐙......”
馬鐙是馬鐙,只可惜太醜了,每個大小都不一樣。
不過想想也是,老張頭一把年紀了。
這鐵匠鋪內,也就他這麼一個年老體弱的技術人員,不可能面面俱到。
“嗯,馬鐙這種東西,的確是能用就行。”
陸舟最後還是點了點頭,可又接著語氣揚了揚,說道:“但是今天,你可必須要好好捏一下了,再起一灶火窯,就照著這擊錘的模樣範,爭取明天燒一批出來!”
“零件?”
老張頭這次卻沒有點頭,而是疑惑的問道:“主子,馬鐙的話倒還好說,如果做這零件,用泥範怕是多此一舉......”
要是平常情況,用泥範或許會快一點。
可老張頭這麼說,主要還是因為,莊子裡的鐵的確太好上手了。
鑄形的過程,並不很難。
而且這零件,剛才主子不是說了,要求精密、
以莊子現在的技術,泥範澆築出來的零件,肯定是不夠合格,徒有個形狀,到時候細節還需要手工再打磨一遍......
泥範也都是一次性的,還得要一次次捏製,燒製,澆灌,最終還不過是鑄一個形狀而已。
有那點時間,利用鐵的優點,光用手工都打磨得差不多了。
所以,從一個老鐵匠的角度來看,工時上有些不大合算。
陸舟高深莫測的笑了,今天來這,便也是為了說明這個道理。
他又拿起老張頭手中的擊錘,揚了揚,說道:“你看啊,如果以這個完美的零件為模板,是不是之後的泥範,都是可以做成這個樣子?”
老張頭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的確,大概都是這個樣子,但泥範粗糙,澆鑄出來卻不是完美,還得繼續打磨......”
陸舟又繼續道:“雖然粗糙,但至少樣子,長短厚度,尺寸大小什麼的,也都應該是一樣的吧?”
老張頭似有了一些領悟:“嗯,主子,這是肯定,如果都以這零件為本,造出來的泥範都是一樣的。澆鑄出來的零件大小上也一樣。
後邊再用手工打磨一會,理論上可以打出來一模一樣的零件。
但卻耗費了工時,
一模一樣,又沒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