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山林中的部落(第1/3頁)
章節報錯
范文程的道理簡直就是“樸實無華“
但他還真就是從包衣奴才的位置走出,並且不斷鼓舞著後邊的奴才。
“是,老爺!”
兩名家僕相互點了點頭,內心像是得到新的洗禮,隨即退了下去。
范文程一人坐在位上,神色不清。
人心都是肉長的,再怎麼聽話的奴才,心裡都會有的不痛快,但要是表現出來,命就沒了。
范文程臉上輕輕的微笑,端起茶杯呷一口。
回想起他那遙遠且顯赫的家世。
就像是大夢一場。
本是出生在瀋陽的仕官家族,曾祖父嘉靖朝的兵部尚書,祖父官至瀋陽衛指揮同知。
腳踩下的這片土地,是他們世家盤踞之所。
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攻下撫順,大肆擄掠,所得人畜數十萬盡分賜給山林中人。
范文程就在這些降民之列,是鑲紅旗下的阿哈奴才。
可儘管是聰穎敏捷計程車子,憑藉當時努爾哈赤對待漢人的態度,范文程沒有絲毫得到重用的機會。
反而被丟進野人堆裡受盡凌辱。
被折磨得快要死去,整整九年時間。
而今的謀略權術,全都是在這一段苦難求生的歲月裡練就出來。
他現在為新的主人鞍前馬後。
給漢人制定一套足夠奴才化的禮儀和口語。
對於這一場曲折的大夢,范文程覺得他現在活得很真實,至少他已經是漢官之首了......
......
盛京城內,此時的行兵操練之聲不斷。
大清國在北面廣闊山林裡受到的騷擾越演越烈。
那片地方,本來是許多八旗部落的發跡地,先祖們漁獵的獵場。
在努爾哈赤定都瀋陽後,建州就陸續把山林部落中的驍勇者編入八旗軍,安頓在瀋陽周邊拱衛。
到了大清立朝,從山林走出來的人更多,幾近在北面留下了大片無人之地。
現在北夏的兵馬,掠過那片地區,在山林中滅殺他們的老幼。
許多部族發跡時的營寨已經被滅掉了,毀去他們的祖地,無疑是最為誅心的。
而皇臺吉也沒有想到,有一天,漢人會跑到自己的後邊來,所以,建州不得不分配一部分兵力北上,主要目的是為了穩固軍心。
因為,就範文程的分析來看,皇臺吉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把舉國的兵力牢牢把控,並且各部死心塌地暫無叛亂。
各部落團結一心,這是建州努力了幾十年的結果,皇臺吉最不想打破這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