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手上不過兩千旗兵,根本分不出人手追擊,只得與北夏兵在城郊短暫交鋒就退了回來。

“阿濟格呢?”

皇臺吉想著這位胞弟就怒火中燒。

從北夏兵入清的路線上看,少不得有這位郡王的失職在裡邊。

只不過令皇臺吉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本是驍勇的阿濟格,在北夏的手上,不管是大仗還是小仗,統統都抵禦不住。

“阿濟格自從北夏兵入了建州,就一路沒有音訊,只在後方緊追不捨。”

信使回答。

“阿濟格無用,不如多鐸!”

皇臺吉搖頭嘆息,最後只留下少部千餘人馬,其餘大部往北迴撤。

......

遠北。

議事大廳,年節剛過,眾將開始著手準備整年的軍事部署。

就現在看來,整片大明土地是要徹底沸騰的節奏。

“劉青峰最近來信,大明朝廷果然是對我夏國入關勤王的意思極為忌憚。

天武軍一直屯兵漠南。

宣大卻幾番告誡,讓我等威壓即可。”

“威壓?”

陸舟搖頭笑了,明白在這個時節下,北夏南下指不定還是要被當做入侵。

畢竟在這關頭裡,明地內的官員居然還有內鬥的心思......

“罷了,畢竟不是受皇帝節制的官兵。

要是此番南下,指不定還要殺更多的人......”

陸舟嘆息,他可不想自己的軍隊一面與建奴作戰,一邊卻受朝廷的抵禦。

但就是有些實在可惜了,歷史上一些忠誠的名將果然是難逃一劫。

可是這幾十年來,死去的忠臣還少嗎?

從萬曆至於南明,中原從不缺願為國身死者。

不出意外的話,歷史上的崇禎十二年,在清軍出關之後,又是崇禎皇帝舉起屠刀的時刻。

三十餘名將臣被處死,剛剛接任大都督的孫傳庭,生病告假卻被懷疑而下獄。

整個大明的官僚系統都會變得極其魔幻起來,剛剛招降的義軍又開始造反了。

這年頭的人命不值錢......

陸舟嘀咕了一番,卻又是說道:“清軍這次入關的表現更為兇劣,怕是劫掠的人口更多了,接下來的天武軍要加快按照計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