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京觀。

東海部跟北夏軍們皆大歡喜,帶著滿心憧憬往清國腹地,建州部的領土上走去了。

在沒有車輛運輸的古代社會,長途的行軍過程總是最為考驗軍隊實力的。

特別是在山林之間,要急速行軍就會是更難,而陸舟派狗剩深入大清領地也只是做一次試探。

在清軍大部都往南下的時候,如果兩千人馬能夠在建州腹地流竄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那麼以後突襲進兵建州,也可以作為家常便飯了。

但前提得是解決掉山林中這些煩人的部落,好在的是,現在北夏山林兵有東海女真帶路。

並且在索倫部中,同樣還是有原先一些野人部的人口,他們在沐顏阿骨打出現之後,又揭竿而起,跟著隊伍,往南面的建州領地而下了。

......

此時的阿濟格,還穩坐在葉赫部的城池裡。

這是在建州北面少有的一座完整城池,有八百旗兵把守。

葉赫部就是原先海西女真的代表,原先遼東三大女真部落之一。

在世人的眼中,葉赫部與建州女真是有大恨,在後金未建立起來前,每年建州部與葉赫部征戰不斷。

這也是大明朝所慣用的手段,利誘建州各部相爭,好控制奴兒干都司的遼闊領土。

在民間的傳說中,也有所謂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世代為仇,清廷宮后妃不選葉赫的祖制。

而實際上的情況卻是,這些相互征戰的女真部落,雖然每年征伐,可又奇葩似的通婚,每打一仗之後,不娶一個對方的老婆,就不成規矩似的。

你來我往這十幾年,相互首領的身上早就互通了血統。

就比如現在的郡王阿濟格,身上帶有葉赫部的血統。

此時駐守在原先的葉赫部城寨裡,也是恰如其分。

“郡王,郡王,大事不好了!”

一位佐領臉色慘白的跑了進來,也不顧阿濟格在地圖上布兵,直接開口喊道:“郡王,北夏的兵馬已經突破各處山林隘口,經過西海各部,準備往建州領地上襲去了。”

“北夏山林兵已經過來了?”

阿濟格的第一反應是皇上的安排果然沒錯。

但隨後聽清佐領的話語......北夏山林兵不止是已經過來,還已經過去了......

阿濟格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又勃然大怒,問道:“巴茲可佐領、阿蒙甲喇他們人呢?”

“多日不見訊息,但是北夏兵出現在了西海牧場,應該是已經戰敗了。”

那名佐領回答道。

現在葉赫城內的所有八旗兵還不知,他們派出去埋伏的同袍已經被築成了“藝術品”,並且北部的兵源地已經被搗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