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傳統文化(第1/3頁)
章節報錯
夏國的稱號,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出現過三次。
有意思的是,其中兩個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而唯一在中原的古老夏朝,更多的可能,還是個部落式的聯盟國家。
所以,當陸舟在塞外建立夏國的時候,多少讓人感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且,耐人尋味的是,中原朝廷很識時務,形式上給的封號是國主,而不是國公。
國主有自己冊封官員、設立典制的權力,並且是用玉璽來欽定國事。
由此來看,陸氏王朝的權位,不弱於朝鮮的李氏王朝。
塞外的情況發展到不可遏制,中原王朝順水推舟,是有讓北夏王國與大清相互牽制的意思。
只是可惜,皇臺吉明年打的是山海關一帶的主意,暫時沒有想跟夏國爭鋒的意思。
不出意外,想要再靠大明奶一波的建州韃子,會竭力繞過陸舟的軍隊。
陸舟在正面擊退沙俄過後,也急需凝聚國內的發展力量,大肆建設一番。
三方面的存在,都是各懷心思。
......
天武城外。
龍虎軍的改制卓有成效。
火炮部隊成熟之後,就開始陸續編入現在的團級單位裡。
原先的火炮營,只留下幾百名精銳,這就成為了火炮軍校的雛形。
部分的官兵,需要在軍校內培養一段時間,才能分配全國各地。
同時位於第二、第三階梯的軍隊編制,還需要緩慢推廣。
因為軍隊的編制方式,是與武器的技術水平大有關係。
冷兵器搭配火器的作戰方式,當然是需要陣列來發揮最大作用。
只有當火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單兵作戰能力得以極大體現,那麼更靈活的作戰方式才能夠採用。
否則,如果直接套用現在陸軍的一套,無疑是等同於把軍隊往火坑裡推。
好在的是,現在天武軍裡邊的少數精銳,已經開始裝備起了線膛槍。
東部戰區由劉青峰帶領,並且劉青峰現在已經出發,著手邊軍改制的行動了。
至於南部戰區,是由葛三刀暫時統領,目前正處於募兵階段。
西部戰區統帥是沙闊。
主要的武裝力量是天月軍,軍隊改制放在第三階段。
北部戰區以及國內的軍隊調動,則是直接由陸舟來管理。
至於朝政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