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漠北深處,當阿濟格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知道後邊的天武城已經破圍了。

而這段時間,阿濟格能夠打下的堡壘屈指可數,滅了些散亂的部落,談不上傷及筋骨。

物資奪取困難,後邊的補給線也斷了。

情急之下的阿濟格反應過來,與幾位都統一番定計,召集所有兵馬。

在原本車臣汗寨的附近,與陸舟展開了第一次正面決戰。

此時的旗軍已是疲憊。

龍虎軍的重炮沒有跟上來,但是中型便捷的弗朗機炮能夠隨軍作戰。

只要是面對大部清軍陣地,那麼便到了發揮作用的時候。

兩軍不過剛剛對陣。

想要決一死戰的清軍,就有了能夠沐浴火炮的機會。

龍虎軍的火炮部隊見到怎麼多肉把子,心中也激動極了。

密集的炮火頻發出去,炮彈帶著直線軌跡迎面撞上清軍,往往就能帶起一條血路。

經過前幾次的實驗,遠端火炮也嘗試出了新的屠殺方式。

在大部騎兵還在遠距離的時候,往兩翼新增火力拋射,受到震懾的戰馬跟騎兵都會下意識往中間聚攏。

等到了五百步內的範圍,統一平射炮彈。

龍虎軍的火炮都是用鏜床拉過線膛的鋼炮,所以彈道更為平直,殺傷力也越大。

這樣在龍虎軍陣前的地方,就如同變為了一個絞肉機。

不斷的有血霧飛散。

直到更近些的地方,前方的虎蹲炮打一遍散密集性霧彈,後方的火槍兵才開火了。

這樣就算有再勇猛的女真勇士,也逃不了被斃殺的命運。

清軍引以為傲的戰甲,在槍炮的洗禮下如同薄紙。

臃腫的護甲反而成為逃跑時候的累贅,他們手裡緊握住的戰弓高高向天舉起,可是在鋼炮與來復槍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箭矢在落下的時候就像是兒戲,能打得著戰車的都寥寥無幾,更別說後邊的火槍兵。

這一場戰爭打得更為嫻熟,龍虎軍的傷員幾儘可以忽略。

所以最激烈的過程,反而是成為了最後的追殺階段,兩千兵火槍騎兵圍剿起清軍。

部分輕裝戰車跟胡兵組成獵奴小隊,去獵殺邊緣逃跑的建州將領。

而這時候的草原上,早已經是血流成渠,車輪壓過草地上泛起陣陣血花。

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尤為慘烈。

熱兵器的戰爭,要比冷兵器血腥,許多認不清身形的建奴永遠留在草原上。

阿濟格在兩百親兵的護衛下,拼死往東面逃竄。

至此漠北也算徹底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