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點著腦袋說道。

陸舟聞言也不耽擱,他很久沒有往莊子的北面視察了,只知道那邊建了不少的採礦小屋。

如果有需要的話,哪怕是在冬季,也可以大量的生產。

陸舟騎著馬來到北門,這時的一群匠工,已經開始試車了。

其實木軌這種東西,最早在秦時就有了。

枕木的上邊再搭上硬木做軌道,馬拉的車子行駛在上邊,能夠承載原先兩到三倍重的貨物,速度也能更快。

在部分地區能夠適用,缺點是不好剎車,馬跑起來就不能輕易止住,沒有剎車裝置,就需要用專門的站點減速。

要是在中原的話,這也相當於是古代的高鐵。

按照徐光明的說法,太平年間,從京師到揚州,部分道路也有木軌。

但在陸舟這裡,就只是用來運送土石的,因為如果運人的話,暫時還是有些危險。

除非是把軸承這類傳動裝置做出來,剎車跟減速裝置完善,以後貨物運輸上的許多方面,就可以更進一步。

“老張頭啊,以後要開始研究一下,將這些木頭,都換成鐵軌,以後咱們還要鋪鐵路......”

陸舟對著老張頭吩咐道。

“鐵路?”

“嗯,鐵路就是在木櫃的基礎上,換為精鐵鋪路。

這項工程,也得要加進研究院的專案裡,儘早設計出方案......”

陸舟又簡單把自己的設想說了一遍,老張頭聽得一愣一愣的。

其實剛開始使用木材,還是因為便於鋪設加工。

就陸莊現在的這條木軌而言,使用的年限不高,而且質量不穩定,短程拉一些石土和木材沒問題。

適合在工地建設的初期使用。

如果要是全部換成鐵軌的話,那麼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樣就意味著,有了可以遠端快速運輸的能力,這個運輸能力還很穩定。

不僅可以大量運兵運民,重點是可以緊急調運重型火炮。

而且在陸舟看來,是否有蒸汽機,與鐵路的鋪設並不衝突。

以現在的條件來看,等蒸汽機弄出來再想鐵路,顯得就有些晚了,那也完全沒有必要。

有了鐵路,以後就能越過荒蕪,控制更遠的地方。

“明白了.......”

老張頭連忙答應著,有這條木軌成功的示例在前,等加工機床完善之後,鐵路其實不算遙遠。

就是用精鐵鋪路,聽起來是那麼的奢侈。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