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

幾片薄薄的白雲,隨風浮游。

自從那沙陀部歸附,又過了許多時日。

陸莊今日的天空,晴得像一張藍紙。

南面的城牆上立著一排人影。

陸舟負手而立,身邊的人,除了原先的幾個狗腿子,爾今又多了些許人物。

無限資源加持下,陸莊的每日發展都異常迅猛。

而今天,正是難得整軍操練的好天氣。

大家此時目不轉睛,盯著城外一大片草地的情形。

先是有三駕馬車飛馳而來。

每一駕馬車,前方都有四匹血汗寶馬拉著。

這大概就是平日運貨車駕的模樣,只不過現在眼前的車子是有四個輪轂。

結構上是由兩個二輪車架拼接,現代軸承還沒造出來,可底盤得以加了轉向裝置、

車架變長了,容量也更大。

只見視野裡的三駕長車,在前方草地上一路馳騁。

碾過一些淺坑與石塊......車沒翻?

此時,這幾駕馬車已經繞了城外好大幾個圈子。

城牆上的眾人不由嘖嘖稱奇起來。

古代的東方很少用四輪車,泥濘的道路是一個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沒有轉向裝置跟減震器。

“莊主,看來那些彈簧沒問題,是那精鐵太好用了......”

張一蛋感嘆。

這些四輪馬車自然是加了彈簧減震。

自從造了燧發槍跟破碎機之後,陸莊造的彈簧也愈來愈有了些水平。

而彈簧這種東西,最重要的還是材料。

雖然古代的減震也有人用牛皮筋代替,但這種東西太低端了,明顯不符合陸舟的身價。

陸舟測試了好幾種高碳鋼,選擇出了最適合做減震的型號。

現在就安裝在了四輪馬車上。

二輪的車架也造了一些。

畢竟要是控制的地域廣泛之後,物資與資訊的傳輸就極為重要。

這僅是給以後運輸的隊伍使用。

因為運送的人員不像是全騎兵,沒有完全可戰可退的機動性。

要是遇到小型作戰時車營結陣起來,這就如同一個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