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為了裝風車的內部,扇葉一直停住的。

一行人很快的行動。

老張頭帶著學徒們,把最後的幾塊零件給安裝上去,黃成也把扇葉重新弄好了。

風力帶動著扇葉轉動,裡面的零件也隨之響動。

莊子裡的其他人,也都放下手中的活,抬頭看向這一邊。

這陸莊標誌性的時刻。

兩架風車轉動了起來,很有復古的風味。

只是裡邊大有不同。

好在的是傳動部件,並不複雜。

起初有著幾道刺耳的異響,不一會,便是穩定了下來。

在第一個風車裡邊,是陸舟按照前世的破碎機,所仿製的。

最為關鍵的地方,就是“鐵牙齒”後邊的兩個大彈簧。

原料是陸舟嘗試了簽到好幾天,做出來的85號高碳鋼。

這心意,不可謂不誠。

而這第二架風車就容易了許多。

完全就是按照碾穀子的基礎上,再加強了一些,這個不用陸舟監督,就能做得出來。

“嗯,可以了,把石頭都放上去吧。”

這風車的外邊,也壘了石梯子。

陸舟話音剛落,立馬就有人背起了一筐石頭。

陸舟也跟著走了上去。

一直到了,第一架風車的口子裡。

石灰石被倒了下去。

只聽著,一陣哐啷哐啷的聲響。

下方那一直開合著的“鐵牙齒”,迅速把這些石頭都給吞沒。

變成碎塊之後,又落到了下方的管道里。

看到這邊沒有問題。

陸舟又連忙的,跑到了第二架風車下邊。

可以聽到碎石塊被傳送過來了,而且研磨的時候,聲音也小了許多。

不一會兒,只見風車後邊的口子裡,落出來了許多粉末。

剛好是掉在大鐵爐裡。

陸舟中間接過一把,拿出來細細看著。

肯定是不能夠像麵粉那般細膩。

但使用是沒有問題,平時僕人們辛辛苦苦碎磨出來,也不過如此。

整個過程就是這麼簡單了。

不過三兩個步驟,幾個簡單的機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