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信中所言,他的父親陸鈞臣,是大明錦衣衛千戶,世代為皇家效力!

從陸舟的祖輩起,便被派至遼東行事,到了父親這裡,就幾經周折,最終來到這最遠北的苦寒之地。

目的是來這邊收集情報,順便嘗試聯絡各部,看看是否有願意歸順大明的!

陸舟消化完畢,表示可以理解。

其實要說錦衣衛,來到這種苦寒地區,收集情報的情況,不是沒有,反而還挺多的。

在萬曆朝鮮戰中,明神宗的錦衣衛就曾在境外發揮過巨大作用,收集了大量倭軍情報,成功策反過敵軍將領。

現在放在崇禎初年,正值西伯利亞汗國破滅之際,各部族相互征伐。

要是真能成功,將這遠北各部忽悠為一統,歸順大明,順便夾擊一下在中間折騰的後金韃子,不妄為一樁美談......

但那畢竟,也只是崇禎初年......

當時的崇禎帝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上任諸多舉措,除了應付一些關外的事情,還真能有那麼一絲絲野心,窺視遠土。

縱觀全球歷史,稍微有點野心的帝王,都對開邊的事情都熱衷不已......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登基沒兩年,大明就開始不斷天災和大規模的民變,明末官僚也腐朽到了骨子裡。

拆東補西,自顧不暇。

而自己的這位父親,在遙遠的西伯利亞,過得也並不好,生活極為悽苦。

前期要不是能有大明暗哨偶爾接濟,早就餓死在這荒野了。

再看在西伯利亞的工作,似乎也沒什麼進展,信裡也沒有提及,不然哪怕是聯絡道一方勢力願意加入大明的,也不用繼續待在這裡。

堂堂一個錦衣衛千戶,一生在這荒煙之地吃盡了苦頭。

“的確是虧大了......”

古有張騫出使西域,今有陸鈞臣牧牛西伯利亞。

兩者都曾經放過牧,只不過人家成功的苟了下來,開闢絲綢之路;老陸命喪寒土,歷史上也沒有記載......

陸舟明明與陸鈞臣沒有什麼感情,內心還是感動著,不過這結局,似乎已經是註定了。

畢竟大明,已不是昔日的大明,它垂垂腐朽,內憂外患。

北防潰散的背景下,遠方的陸千戶,偶爾還能有暗哨接濟,就已經很不錯了......

李天那邊,看到陸舟應該是看完信了,便繼續開口道:“其實按照職位上來說,李某在陸大人蒙蔭下,幸得一個總旗的職務,還是陸大人最親近的下屬!”

陸舟面色恍然,原來是自己父親的親衛......

怪不得對他那麼客氣,這也解釋得通,四周無人的情況下,兩家人還挨著住了。

而且老陸這千戶還是世襲的,陸舟要是子承父業,怎麼也是總旗的上級。

只不過,陸舟怕是一時做不成錦衣衛千戶了。

陸鈞臣信中所言,他們老陸家到了這一代,似乎也已經看透了,出生的時候,並未給陸舟入軍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