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五節:時局簡要(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博見自己這個妹夫酒量如海,偏偏不信邪要和他一較高低,結果一罈子酒還不曾喝完便已經倒下去了,他那夫人只好嘴裡陪著笑,一面說著自己夫君丟人現眼讓下人給抬回了房裡。
這王璟倒是剋制的不錯,雖然時不時的舉杯相迎,但是卻也不會像自己大哥那樣豪飲,一場家宴下來,還能口齒清楚思維敏捷,酒量比起自己大哥來恐怕要厲害許多。
乾十一喝了兩罈子酒下去,眼睛卻是越發的清明起來;這京城的酒哪能和他庭州的烈酒相比,所以雖然喝了不少酒,但也遠沒有到醉的地步。
晚宴過後,乾十一和王璟在王朗的書房裡飲茶,王朗做了主位,給兩人當起了茶師;三人坐在一起,王朗才徐徐開口說道:“我得到訊息,這幾日李玄基便要動身來京城了”。
王璟點點頭道:“昨日宮裡就已經收到了摺子,呈交上去了;皇上已經讓沿途驛站做好迎接準備”。
王朗道:“自從十一去年出了庭州,世道便讓人看不透了;李玄基的事情,你們兩人都知道;此人若是來京城了,十一你打算怎麼應付?”
乾十一微微一笑,淡淡說道:“還能如何?總不能一劍殺了把?”
王家父子兩聽他這麼說,一點也不意外;李玄基和乾十一的故事他們早有耳聞,嶽州洞庭湖的事情乾十一雖然不曾主動提及,但是晨陽自嶽州歸來,已經和他們說過一些,在加上傳回來的一些資訊,父子倆已經看清了嶽州湖面上的那些事了。
王璟說道:“這人我雖沒打過交道,但是左相似乎對他頗有評價,其原文說他乃少年英才、潛龍在淵”。
十一哦了一聲來了興致,說道:“左相這麼說這個世子,皇上要是知道了,豈不是要龍顏大怒?”
“他是私下在我面前說了一回兒,皇上自然是不知道的”王璟這麼說道,乾十一又問道:“他既然風評了這世子,那麼我他是不是也有評語斷下?”
王璟略有不好意思說起,乾十一直道:“二哥勿要猶豫,說來便是,不管好話壞話,我聽著就是了”。
王璟頓了頓便說道:“蛟龍失水,螻蟻足以制之”。
這是當朝左相給乾十一的評價,王璟說道:“那時你還在庭州不曾外出時,左相在皇上面前說過此話;現今看來,這話是斷的不準了”。
王朗飲茶一口說道:“身負大氣運之人,天道都難清,左相雖是儒家大能,但是卻也是一介凡夫俗子,他的話怎能信之?”
乾十一讀起左相這話來,其實也說的不錯;他離開庭州便如蛟龍失水,可以被輕易制之。
不過,他自去年出了庭州之後,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讓他這條蛟龍生出了四肢和龍鱗,便是在這京城之中也不會顯得過於勢弱。
眼下乾十一不僅有乾泰邊軍三十萬甲士震懾天下;更有道家執牛耳者的南山全真一脈;無所不知的天機閣一系。
他自身更是一年入一流品境,成為武道一途的宗師級人物;不管從哪個層面上看,他乾十一都不再是那個失水蛟龍了。
王朗突然說道:“這些年蜀地向朝廷開口的費用越來越大,陛下已經有所不滿,可是蜀地接壤後陳和南疆諸地,陛下又恐南疆生亂,所以只能一忍再忍”。
乾十一道:“這些年後陳國內動亂不斷早已自顧不暇;哪有閒情來和咱們這位漢王卿卿我我?南疆諸部落,看似強大,但是多年來彼此爭鬥諸部族實力都不強,自然也不是漢王蜀軍之敵”。
王璟眉頭皺起點頭道:“十一雖然說的是實情,可是漢王呈上的奏本卻是提及南疆諸部落這幾年相互兼併,早已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且時常侵擾蜀地百姓,蜀地之軍馬損失不小”。
王朗說道:“這次李玄基進京,便有當面陳述這方面事情的意思”。乾十一聽了立馬警覺道:“如,果真如此;陛下會不會有出兵之意?”
王朗沉重的點了點頭道:“我們這位陛下自認文治武功均超以往帝王,他最大的心願便是滅諸國,合歸大唐;這次要是百越部族真的如此,他很有可能會讓漢王出兵滅百越;最後陳兵後陳城池之下”。
王璟也說道:“眼下都在傳蜀地出真龍;我們這位陛下很有可能借此機會試探漢王之忠心;若是能借此機會滅他國,削弱漢王實力;陛下很有可能冒險一試”。
乾十一聽後覺得這王家父子兩人說的在理;當今皇上春秋正盛,漢王估計不敢造次;可是乾十一擔心的是,漢王若是出兵滅了後陳和百越,只怕漢王他便敢和皇帝李瑞割地自治了。
如今漢王被靠後陳和百越並無退路;要是解決了後顧之憂,以他手上的兵馬錢糧哪裡還會懼怕朝廷?
王朗見他沉思不語,便追問道:“十一,你怎麼看?”
十一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有些無奈道:“只怕漢王正等著陛下這一道出兵的旨意呢,他藉此機會滅了後陳和百越,解決後顧之憂;最差的也能和朝廷割地自治稱皇了”。
王璟疑惑道:“便是如此,漢王滅了後陳和百越之後,他的手上還有兵力和朝廷相抗衡嗎?”
十一搖頭道:“二哥,行軍打仗可不像是你們說的那樣;手上有糧有錢便能生出百萬雄兵來;他漢王可是先皇李琮他們幾兄弟中掌兵最為厲害的人物;他的手下從來都不缺能征善戰的將領。
他若是攻下百越和後陳,糧草自不必說;便是那些人丁都能給他送出近百萬的壯丁出來;這些人稍稍訓練便是戰場上計程車兵,不可小覷啊”。
王璟道:“攻下百越之地和後陳,漢王要想讓這些人臣服他,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招募那麼多士卒,應該不會那麼容易的”。
王璟說的有幾分道理,可是乾十一卻始終覺得漢王若是真的便是他們所想的那般簡單,那麼他就不是漢王了。
一個差點爭奪帝位成功的人物,怎麼可能這麼簡單呢?
後陳國內生變和百越部落之間的爭雄應該都有漢王在背後做了推手;如今只要陛下一旨聖令,他便能名正言順的出兵了。
李玄基被他派來,其一是為了陳述這百越後陳之事,請得那出兵的聖旨,其二便是漢王上表忠心的證據。這李玄基世子儼然就是他送進京城的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