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五節:李瑞放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除了端玉偶爾來訪,乾十一基本上不見外人。
這樣的日子雍王府裡持續了近兩個月時間,隨著一道聖旨入府才被打破了。
皇上召見乾十一入宮覲見;乾十一自書房走出接旨,府裡的人才又看到自己這位主子,人已經回覆了原先的容貌,但多少還有些憔悴。
這宣旨太監見乾十一不跪,嘴裡再次喊道:“駙馬乾十一接旨”。
乾十一隻是淡淡道:“公公,皇上有什麼旨意,你直接念便是了”。
這公公忙道:“駙馬爺,您還請跪下接旨,不要為難奴才”。
十一隻是笑道:“我怕我跪下了,你受不了這大禮”。
這公公聽他這麼說,只覺得這駙馬爺有些目無聖上,他自己一個奴才自然不值當這駙馬爺屈尊,但是他如今手持聖旨,可是代表的皇上,他見聖旨不跪,豈不是也不把皇上放在眼裡。
十一知這奴才心思,他彎腰行了一禮,這宣旨太監像是被一柄無形的錘子捶在了胸口,整個人都後飛了起來。
十一微笑道:“公公,我僅是這樣行禮,你便受不住;我若是跪下行了大禮,只怕您就要命喪在我這雍王府了;您現在還要我跪著接旨嗎?”
這公公經此教訓趕忙道:“不用了、不用了;這聖旨您自己看就是了”。說完留下聖旨一溜煙的跑了,就連晨陽打算給他的賞錢都不敢伸手拿了。
春蘭見此一幕笑呵呵道:“少爺,這太監只怕會回去和皇上嚼舌根呢”。
十一淡淡道:“無事”。
他看了一眼聖旨,然後將它交給了春蘭,吩咐道:“放進祠堂裡去把”。
這王府裡但凡聖旨之類的東西都被供進了祠堂,以表示對皇室的敬重;對雍王府來說,那敬重之心自然是沒有的,只是這表面工作自然是要做的。
乾十一入了皇宮,對著這皇上李瑞稽首行了一禮,皇帝李瑞見他歸來,面露笑容道:“傳來純陽真人兵解離世,你在山上守孝近半年時間;也算是盡了心了”。
他早已探明瞭十一兩月前就回京了,但是王府一直謝絕賓客來訪,他不願意點破算是給乾十一留下了面子。
李瑞說道:“如今我軍在百越作戰還算順利,可是漢王上了摺子說是後陳有出兵相幫之意;你對此事怎麼看?”
十一想了想道:“後陳自身內患未平怎麼會有出兵百越之意?”
大唐出兵百越正是基於後陳內亂未平,無力他顧才出兵百越之地,若是後陳出兵相助百越,那局勢可就不那麼妙了。
李瑞接話說道:“說是後陳有位宰相力主出兵相助百越,後陳和百越唇齒相依,百越若是亡了後陳也會不保”。
他頓了頓道:“這後陳的皇帝是個昏聵之人,但是其母親倒是個賢明之主,這宰相請了太后出面,這朝廷上皇上和百官都不敢再有異議”。
十一知皇上早已有主意便問道:“那皇上您的意思是如何?是戰是和?”
李瑞倚在他這上書房內的龍椅上,嘴裡說道:“戰,我大唐雖有一戰之力,但是卻還要擔心北邙趁亂起兵;和的話,寡人心有不甘,所以喊你過來聽聽你的想法”。
“你畢竟也是軍旅中人,且你這般歲數的,大唐如你一般的人,朕還不曾見過,你且說說”。
十一嘴裡說道:“皇上謬讚了,朝廷百官,內閣應有諫言,兵部也有對策,小子我這兒卻是一時沒有主意”。
李瑞擺擺手道:“你小子不要給我打馬虎眼兒;這些官員有戰的有和的,吵了幾天了沒一個讓我稱心的”。
十一笑道:“皇上您是想戰想和呢?”
李瑞道:“我大唐兵鋒所指百越自然臣服,豈有這後陳一出兵,我大唐便議和?”
乾十一笑道:“皇上既然早就有所決定,那便乾坤獨斷即可”。
李瑞道:“十一你也知道,如今不是和後陳開戰之機,所以這度還得把握好才行;我知你本領,你若是在這京城之中,無用武之地,可就屈才了,所以我打算讓你去百越陣地一趟兒,你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