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節:西風來,送兒郎(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百姓沒有那麼大的抱負,只要能吃飽穿暖有銀子花就好;戰死了,有撫卹金有人照顧家裡的老小。活著能夠分金銀,那才會替你賣命。
兩句話讓臺下的眾人都叫好起來;金建功等頭目抽刀出來,率先喊道:“魚梁營眾弟兄,願聽蔣大人調遣”。
金建功畢竟是明事理的人兒;眼下這裡場合喊聽少將軍調遣總歸不合適,多少還是要給蔣大人一些面子的。
乾十一雙手按下,示意大家安靜;他才開口說道:“為了今日之事,雲霄將軍不幸逝世了。諸位,當中有的原來就是水雲寨的弟兄們,有的則是和雲霄將軍一同戰場上下來的生死弟兄;如今將軍走了,我們怎麼招也該送他一程”。
乾十一拔出銀刀道:“雖然你們現在穿上了水軍的衣服,但是不要忘了,咱們的根是西北邊軍。現在就讓我們用咱們邊軍的送禮送雲霄將軍一程”。
臺下的中國人都跟著乾十一一般拔出了佩刀,乾十一當先用銀刀敲擊著刀鞘開始拍打起節拍。
西北有風沙,苦哉。
西北有兒郎,壯哉。
西北兒郎跨上馬,迎著風沙把旗揚。
西北兒郎執刀槍,蠻夷不敢跨陰山。
西北兒郎西北狼,萬匹北狼渡蘭山。
西北兒郎朝西去,鋼刀不斷莫回頭。
西北兒郎朝西去,黃沙只埋好兒郎。
這是一首西北邊軍的粗俗歌謠,歌謠正是出自乾泰的手筆;他本無多少墨水,合著營地裡軍卒喊出的幾句歌謠合再了一處,在添上了幾句,就成了西北邊軍中的一首送行歌。
一人唱時不覺悲壯,百人唱時只覺悽慘;千人唱時只覺此生無悔入邊軍,萬人唱時敵膽寒。
臺下的都是魚梁寨和水雲寨的弟兄;他們都是以西北邊軍為底子發展出來的隊伍,所以自然知道西北邊軍的這個習俗。
西北邊軍駐守的是大唐最苦的邊塞,阻的是當世最狠戾的敵人;西北邊軍之苦,這些內地人又怎能體會。
西北兒郎朝西去,鋼刀不斷莫回頭。
西北兒郎朝西去,黃沙只埋好兒郎。
雲霄將軍故去了,他的英魂肯定放不下西北的風沙;縱然身死在此地,英魂也還是會回到西北。
西北兒郎自回西。
金建功等老牌邊軍,此刻早已淚流滿面;他們不是沒有見慣生死,恰恰是見慣了太多的生死。
而今還相偎在身邊的弟兄又還剩幾人?雲霄將軍先他們一步而去了。他們不捨,他們悲痛,西北好兒郎,活著死了都是兄弟!
十一停下節拍,將刀斜指蒼天。大聲喊道:
“西風來,送兒郎”
“西風來,送兒郎”
“西風來,送兒郎”
臺下的眾人也都大聲喊道;如此三聲過後,十一才收起銀刀,大聲喊道:“登船”。
沒有一人亂了步伐,沒有一人再露聲響。
西北邊軍,不管到哪裡,都是一支勁旅;即便是兩座水寨的人馬初次結合在了一塊。也同樣是一支有著嚴格紀律的部隊,因為這是邊軍老卒帶出來的隊伍,有著西北邊軍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