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楷林在這京城之中就常聽到人們議論起這邊軍之中的少將軍;千里入北邙破了哈斯里重鎮,打退焉耆隆丹等戰報傳回京城,更是都在說乾十一少年英雄。

李楷林也自認為是軍旅中人,領兵打仗也是其中好手。雖然年齡比起乾十一要虛長几歲,可是聽著了關於他的戰報後,也都對乾十一心有欽佩之意,所謂惺惺相惜便是這理了把?更是聽聞他習武一年之餘,便入了一流品境,這等天賦,世間罕有。

他與乾十一雖初次見面,可也耐不住手腳要來會會這當下最紅火的少年人物;雖出一刀,卻也是其一身修為之力,並不曾留手;但是乾十一卻是穩穩的接住了,看來一身功夫比起他來,要強上一些。

今日他觀乾十一,如此人物倒也配得上晨陽了。

他是打小看著晨陽長大的,視她如親妹,所以對她很是寵愛。雖然她自幼被指給了乾十一,倘若乾十一不是個英雄般的人物,他也不會待見。

雖不敢違背自己父皇的旨意,但是這乾十一要是欺負晨陽,他可不會放過他。

乾十一於江湖上的傳聞他自然也有所耳聞;對這位少將軍也是天機閣的睛明,風評向來都是兩極分化。

這其中的故事,這位二皇子自然也知道。其中一些事情也是身不由己;身為帝王家人,他自然也是深有體會。

一標人馬浩浩蕩蕩的向著京城來了,長安城外的官道上,乾十一看著前方不遠處那偌大的城池,感慨道:“果然是天子腳下”。

這城牆比起庭州城來更為高大,更加寬闊,城牆像是一條無邊的巨龍將長安城包圍在其中,城牆之上更建了有高大的瞭望塔,能夠讓人看見十里之外的動靜。

庭州城和這長安城一比起來,那就是鄉下了;李楷林指著這城說道:“前方便是京城了,十一你也是第一次來這裡,若是得空閒,我領你好好轉轉”。

乾十一嘴裡謝過二殿下的美意;他們在這官道之上有所停留,因為聽得探馬回稟,大將軍乾泰也即將到了,兩處人馬合成一隊在進城。

李楷林說道:“太子殿下和四弟楷慈領著百官已經在城外等候了;我們和大將軍匯合之後在一同去見過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李楷文也來了?當今皇上的四個兒子都被派出來了,這次皇上給的面子可夠大的。

後面人頭湧動,又來了一標禁軍人馬;便是三皇子李楷武已經接了大將軍乾泰來了。

李楷林隨即下馬相迎,乾泰從馬車中出來,對著他行了一禮,客氣了一番後,便又回到了馬車內;乾十一騎馬跟在了他的馬車旁;兩處人馬匯合了之後便打算進城去了。

在這城門外,太子李楷文和四皇子李楷慈已經在這等候多時了,雖有人馬來報了前面隊伍動向,但是等的如此長的時間,百官之中已經有不少人站立不住,忍不住在心裡唾罵起乾泰父子。

只是礙於太子殿下和四皇子殿下兩人,眾人有怒也不敢開口;只能忍住烈日當空口乾舌燥,祈禱著乾泰等人快些到來。

看著前方徐徐而來的人馬,太子殿下抖擻抖擻了精神,對著四弟李楷慈說道:“四弟,他們來了;讓大家做好準備吧”。

李楷慈‘哦’了一聲,催促著禮部主事的眾人,做好相關接待工作。如此規格的迎接,已經超出的禮制規格。但陛下親旨,他們也不敢違拗。

太子乃是當今儲君,乾泰和乾十一一行眾人自然不敢少了禮數,在向這位太子行了禮後,與朝中眾位大臣相繼打了招呼。一行人才緩緩入了城中。

初見這太子,乾十一併不覺得他如何出眾,長相亦算普通。可那一雙眼眸,卻是突顯其睿智內斂。

乾十一依舊騎馬伴在馬車旁,此刻他的身邊有了二皇子李楷林陪同,三皇子李楷武和四皇子李楷慈在了馬車的另一側;至於太子已經和乾泰共同乘了一輛馬車。

朝廷內的各部一些官員則跟在了隊伍的後頭;前方乾泰的護衛親軍則被禁軍代替,親軍則跟在了隊伍的最後頭。

朝廷來的官員之中三品及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沒有幾人到場,這就說明諸部主事官員基本上沒有來。

京城繁華似錦,街道上商賈往來極多;此刻從城門至宮中以及到大將軍府邸的主要道路早已被禁軍清街,隔幾步便有禁軍執刀站立,護衛的相當嚴格。

車廂內太子和大將軍侃侃而談,兩人寒暄一路;自將軍府前,太子更是攙著大將軍下了馬車,行為舉止看起來親暱無二。

乾泰坦然接受,百官看著,心裡各有所思,但是諸多思緒也不敢在此地提及。

太子殿下對著乾泰微微躬身行禮:“父皇說是將軍和十一一路舟車勞頓,今日在府中歇息一日,明日早朝之後,宮中為將軍設宴接風”。

乾泰和乾十一感恩謝過,太子便領著眾人各自回了;太子臨行前更是對著十一說道:“十一,你先好生休息;到時候來我便和楷林他們帶你在京城轉轉,此地風景和大漠不同,你第一次來,一定要好好遊玩一番”。十一自然行禮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