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泰道:“眼下先是讀了聖旨,我們再好好的喝上幾杯;我已經讓人去把川景給請來了,你們父子兩好好見見。這孩子如今在穆嶽手底下做事,穆嶽可是誇了好幾回了”。

許希山嘴裡謝了,讚美大將軍有心了,心中卻是有些不悅,自己這才剛回來,犯不著提醒自己,川景還在他手上。

多年同朝為官,許希山對乾泰還是有所瞭解的,此人城府深沉,不是那般輕易相處的。

他看著乾泰身旁的新的布政使周方,兩人互相寒暄了兩句,也沒有什麼話接著聊了;但是心裡卻是對此人稍有不屑之意。

有道是一僕不侍二主,可這周方原是漢王的門生,在嶽州城被乾十一設計貶了官職,丟到了這四州之地,可是時間還不足半年,這就又被乾泰啟用了,還頂了自己的位置,想想此節,他的心裡就更不是個滋味兒了。

如今見他與乾泰相處的還算融洽,這人的根骨也就更讓許希山看不起了。

乾泰讓他宣讀聖旨,這許希山卻是笑道:“聖旨大將軍自己看了就好,哪還需要我讀呢?”。

他將這李瑞所下的聖旨取出,交在了乾泰的手裡,乾泰卻是搖頭道:“這哪行,你還是讀一讀把”。

“臣,乾泰恭迎陛下聖訓”。

乾泰當先跪下,要迎接聖旨,其餘眾人都各自跪下了,許希山見他這樣子,心裡道了一句:“好狡猾”。

若是乾泰不讓他讀,那麼回去交差的許希山早已心中有了一套說辭,說是乾泰蔑視皇權之類的話來。

可是乾泰如此一手,卻讓許希山心中這小九九給破滅了;他攤開聖旨,宣讀了大唐皇帝李瑞的旨意。

聖旨之中說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自然是北邙扣關,希望乾泰能護佑一方平安,讓邊境百姓不受異邦侵擾,並對他護衛邊疆之功予以肯定。

這第二件事便是說,乾十一加冠在即,他特讓人送來一些禮物以示祝賀。第三件事,就是讓乾十一加冠之後便著手入京,好和晨陽公主完婚。

乾泰領旨謝恩,雙手接了聖旨,讓人供奉進了祠堂之中;這安排著人給許希山一行人接風洗塵。

在角樓裡,乾十一攤開了那剛剛送來的聖旨,細細的看了一遍,然後將它傳給了老師魏子明和天樞子。

兩人看了一遍後,魏子明道:“看來,皇上也不願意在等了”。

天樞子點點頭道:“這一年多來發生了太多事情,我們這位皇上,也是深感憂慮了;如今直接下了旨意,催著十一進京,一面是要完婚,一面則是要暫時先穩住西北邊軍了”。

“漢王那邊給咱們皇上的壓力看來不小”。魏子明這麼說來,乾十一隻是聽著他接著說道:“當初漢王便有染指寶座之意,只是後來當今聖上太子之位確定,加之乾泰等將領擁護先帝遺照,他才不得已放下這念頭。

如今,上清道人李塵直言蜀地四十二年真主命,這漢王等於得到了老祖的支援;我們的皇上雖然嘴上說著術士之言,豈可信之之類的話,心裡卻是也急了”。

天樞子點點頭道:“不錯,如今朝堂之上還能與漢王相拒者也僅僅剩下了大將軍一人而已,皇上自然要籠絡咱們大將軍;如今小師弟要娶晨陽公主,不管怎麼說也算是和皇上成了兒女親家”。

魏子明呵呵笑道:“這次大將軍去京城,頭上這頂王冕估摸著是要落到實處了”。

他看著乾十一道:“就是不知道他有沒有這膽量,讓你世襲罔替?”

乾十一看著他們兩人,搖搖頭道:“這事情估摸著懸吶,將我拉去了京城,哪裡敢輕易的放我回來”。他說了這話,其餘兩人只是笑而不語。

乾十一下了樓,喊了四美之一的春蘭從這將軍府後門出去了,走到了那餛飩攤前,點了兩碗混沌埋頭吃了。

自那晚乾泰帶著他吃了一次後,他便也時常來此處吃上一碗混沌;這老者也樂著他來,每次都給他煮了一大碗,看著他吃完這混沌,眼神之中也流出欣慰的神色。

十一和他也不做深入交流,每次吃了混沌後,留下銀子便離開了;看著他離開,這老人總是看著他走到了遠處不見了身影才罷休。

這老人什麼來路乾十一還不曾追問過乾泰;他知道,要是乾泰要告訴他,他也早就知道了,既然還不告訴他,那自然還不到時候。這次進京這老人也要一起的,想來那時候便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