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矩州如此重要呢?

因為烏江以北的領土,啟國控制的很好,雖說荒涼,但至少多有啟人遊走,不存在什麼控制之外的可能。

而烏江以南,就徹底成了‘荊楚’之地。

當地的部落山寨極度排外,便是自稱臣服,也只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了啟國的強大而已。

所以,面對啟國派來想要傳播教化,管束百姓,整頓土地的官員,當地人對他們的排斥與敵意肉眼可見。

正好,啟國對開發南方的興致並不是特別大。

羈縻二字,也將啟國高層對南方的態度表現了出來。

而這矩州,便是羈縻南方的核心要地。

一夜安眠,李維又一次跟個鬼一樣陡然從某個地方鑽出來,站在一眾界青弟子的面前。

老張雖然是有些微驚,但趙婉儀等人估計是習慣了,對著他行禮之後,便詢問是否可以出發。

而收拾好營帳之類,給拉車的牛馬餵食了草料之後,界青門開始走著最後一段路程。

這一路上可是有些不安穩,所以眾人對即將到達的矩州,還是有些期待的。

從成都到矩州雖然遠得很,但一眾界青弟子中途走過幾次星門,最後一次的落點,乃是前隋所置的恭州附近。

也是在視察過又小又破的恭州城後,李維才會選擇再去矩州看看。

然後,這條比較漫長的道路,就給了李維不少驚喜。

遇見土人強盜只是尋常事,這一路上各類奇怪關卡,攔路之人數不勝數,其中漢蠻參半的人數構成,也充分的體現了矩州的風土人情,民生狀況。

這是一片野蠻與文明交織的土地。

這也是漢人的擴張方式所帶來的的獨特形態。

臣服,共存,然後同化。

不是屠戮,滅絕,或者惡毒的圈養。

而當界青弟子們在走過的道路上留下一路的屍體,終於來到了矩州城外時,李維總算是見到了點中原地區的文明景象。

矩州城比起長安,絕算不上大,甚至二者根本沒得比。

一座是華夏文明的智慧結晶,一座是坐落於蠻荒之中,由土木混著磚石構築出來的醜陋大城。

當然,醜歸醜,可矩州依舊是一座大城。

由於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喜歡把人往南方流放,所以這矩州城也是存世已久。

在歷代犯官以及朝廷派遣而來的官員努力下,著可能最初只是一群流亡漢民營地的矩州城,就成了現在的模樣。

有著與中央一樣的管理制度,軍隊,折衝府,田土製度也大致類同。

也因此,矩州城就只是矩州城,出了矩州城,啟國官員的政令完全沒用。

且就算是城內,能於此地求活的漢民也絕算不上遵紀守法。

流民,流放者的後裔,從良的流寇,已經極小部分犯事之後腦子一抽,選擇來矩州避禍的歹人。

這些人加上當地歷代以來歸化的百姓,和處於半歸化的土人,就組成了矩州城的全部人員構成。

而這般局勢,對界青門來說就是再合適不過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