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四章:獅相小較(第2/4頁)
章節報錯
喚目信手一指,語氣嚴肅起來。
“你們便朝著這個方向走吧,路上一切就隨你們心意,想幹啥幹啥,但是莫要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哦對了,可不敢偏了道,回了頭可知道了?”
“知道了,謝過公子,謝過尊上!”
因為迫不及待的想要讓喚目不再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之中,白五娘這次應答的很是利索。
而在她應答之後,喚目便當著十人的面,直接就從樹巔上頭消失了,留下不在有壓力的枝幹恣意搖擺。
幾人對視,怒火與惡意漸漸消退,目光也隨之清明,好似又變作常人模樣。
“五娘.我等何時動身?”
其中一人發問,引得九人目光匯聚,可白五娘卻沒有回應,只是看著自己一身的腥臭汙血,滔天的惡意就又迸發出來,迫切的需要發洩。
陰寒夾雜一絲瘋狂的目光遍掃身邊九人,九人略有些畏懼的低眉,而後心頭自然也生出憤恨。
可是,他們心頭的聲音,此時並沒有催促他們朝著對方動手。
所以,白五娘就只能將目光看向喚目所指的方向,那是凍雪消融,萬物回春的東北。
或者說,高句麗。
而這一看過去,白五娘心頭的惡意便徹底抑制不住,只是在心頭想想蹂躪弱者時的場景,快意與渴望就按捺不住。
於是冰冷的怒容一轉獰笑,其他九人也飛速會意,惡行惡相顯露,他們心頭的聲音也在贊同,並催促著他們實行這個想法。
也不需白五娘發令,她動身先走,其他九人就跟在後頭,帶著一身漸漸乾涸的鮮血,朝著遠處走去。
李維的想法很簡單。
反正看樣子這些入邪之人被放出去後,必然會禍禍周圍的活物。
那麼比起漢人百姓,李維絕對還是讓他們去禍禍其他國度的百姓來得好些。
雖說李維自己禍禍長安洛陽一點兒沒少,但畢竟是自家人,不說照顧,但至少能留手的時候,還是留一手。
正好,李維也打算讓各大門派的分佈區域分散一些,這樣起了什麼爭端要幹架,也好有個緩衝,不至於上午起矛盾,下午就爆發滅門慘案。
所以這十人也能說是李維派去探路的,看看這棒子認的野爹高句麗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反正之後也是會被中原王朝吞併,就當是提前考察下當地民生了。
而說起考察民生
武當派眾人也在太和山當地考察了一番。
最後得出結論,不是很適合過於密集的招收弟子。
倒不是說山民子弟不能習武修道,而是山民子弟想要出家修行的,已經被山中各地大小寺廟給招了個乾淨。
真要招收,落到武當派手頭的,可能只是一些兩三歲出頭的娃娃,說話走路尚且不利索,就是帶回孤山,也得養上十來年才是一名合格的武當弟子。
所以幾日考察連帶挑選招收,徐長卿還稍稍降低了標準,這才收到了一男兩女三名少年人,最小的十歲,大的十三。
且這個收徒過程也讓徐長卿幾人頗有些哭笑不得。
尋常若是有某個道長收徒,要麼是坐在自家道觀之中,等著向道之人上門。
要麼是外出雲遊,見到了順眼的人,且其有對出家有嚮往之意,這時道士才會嘗試著開口詢問,或者稍稍引導對方開口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