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上喜氣洋洋,今次是張三丰真人百歲大壽,又逢七大弟子聚齊,上下同喜,自然是一派熱鬧景象。

張真人本不愛熱鬧,未廣而告之,不料從清晨開始,江湖同道陸續前來,自峨眉派靜玄師太、崑崙派掌門何太沖、崆峒五老以降,還來了神拳門、海沙派、巨鯨幫、巫山派,許多門派幫會的首腦人物。

正午簡單用過飯後,這些人露出獠牙,逼問從海外歸來的張翠山,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

武當派上下自然不能屈就,一場大戰在所難免,便聽得少林寺住持空聞,率同師弟空智、空性上得山來。

爭鬥雖暫停,可這一場盛會,才掀起高潮。

卻說張三丰方才將少林三位神僧迎到紫霄宮內,分賓主落座,正要說話,便聽得殿外遠遠傳來一道聲音:“明教沈元景欣聞張真人百歲大壽,攜門下前來賀壽,不請自來,還望海涵!”

這聲音不知道從哪裡傳來,卻異常清晰,在殿內嗡嗡迴響。在場各大門派,哪家沒有吃虧明教的虧,當即顧不得其他,紛紛抽出刀劍,叫罵道:“好賊子,還敢來此!”

張三丰咳嗽一聲,將所有聲音都壓下來,隨即開口道:“明教各位大駕光臨,還請上山喝一杯清茶。”

沈元景倏然而至,昂首走入紫霄宮內,掃視一眼,密密麻麻的全是人,連桌椅板凳都不夠,不少人坐在石頭上,站著的也有許多。

他一眼便認出了主位的張三丰,果然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拱手彎腰道:“拜見張真人!明教上下恭賀張真人萬壽無疆!”

張三丰見他儀表不凡,器宇軒昂,雖不知他在明教的位置,也不敢怠慢,起身還禮。

那廂突然跳出一人,大聲道:“魔教賊子,還我父親命來。”說罷,舉起大刀,就往沈元景身上砍來。

這時,從殿外傳來一聲:“放肆!”眾人只覺眼前一花,一個身穿白袍,身形削瘦之人立在當場,一手已經揪住了持刀之人的後頸。

這人身法卓絕,一番出手叫人措手不及,張三丰見了,也不禁出口讚歎道:“好輕功!”

旁邊還有舉起刀劍人要過來,便見著白袍之人略一彎腰,朝沈元景說道:“教主,這人要如何處置?”他手裡那人現下如同一個小雞仔被人抓住,叫不出聲。

沈元景道:“今日張真人大壽,不可妄動刀兵,韋蝠王,你且先放過他吧。”白袍人聞言,將那人丟擲,被同伴接過。

眾人這才明白,這年輕人竟然是明教教主,而那白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青翼蝠王韋一笑。

這時,又從門口湧進一批人來。先是十二個明教弟子打扮的人物,各挑著一副擔子,用紅綢布蓋著,上面繡著一個大大的“壽”字。

其後跟進來一群人,打頭的五個有僧有道,有書生,還有面相兇惡、如同乞丐一樣的人物。

這群人甫一進來,張翠山“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只見那冷麵書生放下一個孩子,奔到了他懷裡,叫著“爹爹”,卻是他被元兵搶走的兒子張無忌。

旁邊那乞丐一樣的人丟下一個蒙古軍裝的漢子。接著道人打扮的人站了出來,取出一張禮單,恭恭敬敬的遞了過去。

宋遠橋連忙接過來,展開一看,不由有些發愣,等明教中人將紅綢布開啟,面堂吸氣之聲。

原來那裡面都是貴重物事,一擔綢緞、一擔金銀已不尋常,還有碧玉雕琢的矮松一對,海底七彩珊瑚一對,西域極品羊脂白玉一雙……甚至還有一擔鮮紅欲滴的桃子,看著甚是可口,四月時節,卻不知從哪裡尋來的,顯是十分用心。

那乞丐模樣的人負責將壽禮送往庫房,片刻之後回來,便大聲說道:“教主,這滿屋送壽禮的,除了一家,其餘都是討債的窮鬼,送的只是一些山下鎮上買的壽桃壽麵之類,從咱們擔子裡面撿一匹布,夠他們一家吃好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