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天寧寺外(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老者一顫,苦笑著說:“我跟隨大人十數年,如何不知大人性情。去年我犯了小錯,本以為大人多少能念著舊情,辭退了事,可大人依然不肯善罷甘休,又派遣龍沙幫的人來我老家。若非我發現及時,恐怕這身老骨頭都在江底餵魚了吧。”
淩退思聽到此處,幾欲吐血,他遣出龍沙幫弟子外出,乃是為了打探丁典訊息,哪裡會料到讓這老兒誤會了。此刻他也不能解釋,反而問道:“如此,你便編造故事,毀我清白?”
既然已經投敵,也沒了回頭路可言,老者咬咬牙,坦白道:“大人怕是不知道,淩小姐那貼身丫頭菊友,原是我一位遠房的侄外孫女。還有大人用來活埋淩小姐的那副棺材蓋上,那些個被淩小姐用指甲摳出的字,總做不得假吧。”
聽到此處,群雄見他說得有理有據,再不懷疑。江湖散客中有人說道:“想不到姓凌的居然是這種人,這讀書人和我們這些老粗相比,也沒什麼不一樣嘛。”
淩退思爭辯不得,眼裡殺機一閃,不再言語。他身邊的些個衙役也都動搖,慢慢的挪到一邊。
陳同知一手揮退老者,得意洋洋的說道:“淩退思,你還有何話可說?還有你處心積慮,悄悄放出那位大俠的畫像,引誘那些個盜匪與之爭鬥,只昨夜裡就死了幾百人。如此種種駭人聽聞的事,我定當上報朝廷,去了你頂上烏紗,打入牢中。”
此刻所有人才恍恍然大悟,道:“原來那畫像是凌府傳出的,看來那少年真的知道寶藏所在,只是不知道今早的字是不是他刻下的。”
這增加的一樁樁的罪名,淩退思反倒不在乎了,轉頭朝著手下交代幾句。那手下又去旁邊的陣中,與萬震山商議一會,兩邊慢慢合流。花鐵幹剛才被人無視,對兩邊都無好感,便拉著劉乘風等人計較些什麼。
只有陳同知還在那裡滔滔不絕的數落著淩退思的各種罪狀,旁邊陶千戶一見形勢不對,連忙打斷道:“陳大人,情況有些不妙,還要早做打算,或是聯絡指揮使大人,驅走這些江湖人士,免得生亂。”
陳同知不悅道:“一些個匪類而已,怕什麼,難不成他們還真敢衝擊官兵不成?”陶千戶急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寶藏的訊息傳得沸沸揚揚,就怕這些人鋌而走險?”
“哈哈哈哈,你還真信了什麼梁元帝寶藏的傳聞?”陳同知語氣帶諷刺,道:“若真有寶藏,那是魏國兵丁都早就將江陵掘地三尺了,還能留到現在,給這些個不讀書的草寇知道?”
狄雲聽到旁邊的人說:“這姓陳的也不是好鳥,在這裡嘰嘰歪歪的,大夥誰管你與姓凌的有什麼糾葛,趕緊放大夥去廟裡,尋找寶藏才是正事。再囉嗦,小心大爺手裡的刀不認人。”
他心知一場大戰是跑不了了,拉著戚芳便往後躲去。正四處打量,看往哪裡去好,忽然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就是當年傳他三招劍法的老者,依舊是一副乞丐打扮。
心中一喜,正要過去,卻見那老乞丐與旁邊的一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旁的這人也有些眼熟,仔細一打量,心裡大震,不由得捏緊了戚芳的手。
戚芳一痛,卻忍住沒有發聲,順著他的目光看去,也瞪大了目光,就要尖叫出聲。狄雲連忙捂著她的嘴,搖了搖頭。
她點點頭,等手拿開,輕聲問道:“是爹爹麼?”狄雲點點頭,澀聲說道:“應該錯不了。他老人家,對連城訣十分關心,肯定會來。”
他曾聽得丁典說起師祖鐵骨墨萼梅念笙被三個弟子萬震山、言達平、戚長髮偷襲身亡的事,心裡有了防備,強拉著戚芳不上前相認。
到了隊伍後面,他又四處打量,尋沈元景的下落。這場中千多人,龍蛇混雜,分辨不清,不過想來不在此處,那便只有在廟裡了。
不過寺廟周圍都叫陳同知派了兵丁,稀稀落落的圍成一圈,從哪邊進,都免不了被發現,也不好探查。
正在此時,忽而一陣喧譁傳來,前面的人紛紛舉起了刀劍,眼見著一場大戰,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