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杭州(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元景在洛陽等了兩天,才見到“銅駝暮雨”的盛景,心滿意足而去。然後一路西行,回到華山。
其他幾位弟子都早已迴歸,只餘他一人在外,此刻見到人,嶽不群才鬆了口氣。得知他事情早已辦完,只是一路遊山玩水耽擱了些時間,頓時想罵又罵不出來,沒好氣的說道:“元景你也太過放鬆了一些,須知那山下的魔教賊人,依舊未散!”
沈元景手扶著劍柄,說道:“不過是些調劑而已,可惜未有人敢上前,旅途清淡了許多。”
嶽不群瞪了他一眼,說道:“你如此自大,這天下總有你勝不了的,若是遇上,如何是好?”
沈元景回道:“這天下武林能勝我者,最多二三人,縱然打不過,自保還是無虞的。”
嶽不群拿他無法,無奈的說:“你總有道理,我說不過你,但萬事小心為上。”見沈元景點頭,他又說道:“那杭州沈家派人過來送上一封信,你且拿去。”
沈元景接過信一看,原來是沈靜三叔所寫,言道已按承諾取得沈元景所需之物,但路途遙遠又事關重大,讓他去往杭州一趟。
他歇了兩天,查了林平之和曲非煙的練武進度,又教了他倆萬里獨行的輕功,就徑直往杭州而去。
沈家乃杭州大戶,數代進士,尚書都出過三位,當朝次輔正是沈靜大伯。
這沈家宅第全然不像洛陽王家那樣地處鬧市,而在幽靜之處,門板斑駁,盡顯歲月滄桑。內裡照影畫壁,青磚綠瓦,淡雅恬適。
沈三叔過來接沈元景入書房,先說起鐵洲之事:“沈賢侄,前往鐵洲的航道已然開闢,那地方果然礦產豐富,只是缺少勞力,無法開採。族內欲要遷移爪哇土著過去採礦,可這些人野性難馴,需要有人鎮守。
上次你送過來的劉家人武功高明,殺得爪哇土著膽寒,倒是幫了不少忙。這鐵洲生意也有你華山一份,賢侄可不能置之不理,還是要多招些武林人士過來!”
劉家眾人武功在中原不算得什麼,去了南洋卻大放異彩。沈元景當即應下,準備回頭丟給師父嶽不群處理。
接著沈三叔奉上一封裹布,說道:“沈賢侄,這便是你要的東西。這一趟可是彎彎繞繞的,費了不少功夫。我們拿到的時候,一直都無人開啟過,你儘可放心!”
沈元景稱謝,收在懷裡,然後沈三叔告訴他打探到的一些訊息:
當年王振在土木堡立下大功,得以封侯,權傾朝野。正統二十八年去世後,手下宦官爭權越過了界,惹怒正統皇帝,遭到清洗。這些宦官大部分被殺,惟有王振的兩個乾兒子,皇帝唸了舊情,一個趕去守皇陵,一個放回老家。
回老家的那位宦官乃是河南府登封縣人士,並無餘親,只得寄身一座寺廟裡面,不過一年多就病逝了。
守皇陵的這位宦官卻又活了二十多年,直到去世前,才把秘籍傳給了一個小太監。又過了些年,這小太監巴結上了弘治皇帝宮中太監,被調去興化王府當差,隨後興化王襲爵徽王,也跟了過去。
後代徽王作奸犯科,國除,這份秘籍又回到了宮中。沈家獲得這份秘籍的時候,上面已經佈滿了灰塵,丟在庫房角落無人問津。
沈元景聽到這段往事,輕易就和林遠圖日錄中的記錄對應上,正統二十九年或者三十年,登封那位宦官遺留的《葵花寶典》應該是被少林寺得到了。
夜宴之後,沈元景回到客房,挑開裹布,裡面是一條白娟。打頭四個大字“葵花寶典”,後面接著的是妖異的血紅文字,似硃砂又非硃砂,排布得密密麻麻。
沈元景一路讀下去,初時還不以為意,後面就漸漸沉迷,不自覺的照著秘籍內容修煉起來。一股熱意從下部上竄,至臟腑之間。他感到心跳驟然加快,燥意在全身湧動,頓時一驚,連忙運起明玉功,這才渾身清涼,燥意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