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差不多三十多里地,陶家換了車伕,重新僱了三位馬車伕,繼續往京城方向而去。

這時候,陶家回京的路上多了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

這位公子,是陶家在回京的路上遇到劫匪的時候拔刀相助的恩人,因為他從小沒有家人,陶夫人便把這位公子認為義子,名叫陶子成。

從此,陶家有了一位子成大少爺。

在這位武功高強的大少爺的護送下,陶家一路平安,回到了京城。

陶家回到京城,就暫時借住在陶夫人的孃家曹府。

曹家老太爺,也就是陶夫人的父親,是京城一個七品小官,兩個哥哥分別是五品和六品。

所以在京城,曹家算不上高門大戶,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家。

當初曹老太爺喜歡陶宇軒的精湛木雕絕技,更喜歡陶宇軒為人正直坦蕩,因為陶宇軒還放出話來,說此生只娶一妻,絕對不會納妾,雖然陶家和曹家不是門當戶對,但還是把自己家最小最疼愛的閨女嫁給了陶家,不求她榮華富貴,只求平安一世。

沒想到閨女進了陶家以後,卻隨陶宇軒飄搖在外。一走就是十二年。

如今終於回來,夫婿和兒子卻沒了。

曹家更加感嘆因為陶宇軒的突然離世,把木雕絕技也失傳了。

京城裡面的達官貴人聽說陶家回來了,同時也聽說,因為陶宇軒突然離世,陶家木雕絕技也失傳了,大家都扼腕嘆息,唏噓不已。

不久,陶家便在京城購置了一處四進的宅子,又添置了一些傢俱,買了一些下人,便搬了進去。

陶老太爺住最裡面的一處院子,其次分別是陶夫人的和陶家大少爺的院子,最外面的是陶家三姐妹的院子。

陶老太爺年事已高,陶夫人體弱多病,陶家,便是陶大少爺管事。

陶家大少爺也不辜負陶家的期望,很快用積儲置辦了一些店鋪,不久,便開起了一個布莊,一個糧店,以此為生。

陶大少爺做生意捨得花錢僱人,高薪請了最專業的縫紉師傅在店裡給人做衣服。

糧店也是,請的是經營糧食生意幾十年的老掌櫃來當家。

陶大少爺勤勤懇懇,每天騎著高頭大馬去店鋪裡面看賬本,親自教店裡的夥計怎麼經營,怎麼待客。

店裡上上下下,每個人都對陶家大少爺服服帖帖,欽佩不已。

這一天,陶桃從店鋪裡回到家裡,屏退了所有下人,正一個人躺在床上休息。

現在,她已經幫陶家報了仇,雖然這不是原主要求的任務,但是原主知道自己的父親和弟弟原來不是病故,而是被謀害,陶桃又幫她報了仇,她特別滿意。

陶桃還帶著一家人離開了那個偏僻落後的小山村,回到了陶家繁華的京城。

陶家也不必要再躲躲藏藏,因為在陶桃的授意之下,陶家木雕絕技失傳的訊息早已經很快傳遍了京城。

甚至還有人故意上門來一探究竟,都被陶桃這個大少爺巧妙的讓他們確信了傳聞中的真實性。

身懷絕技的傳奇人物陶宇軒突然病故,從此,曾經一度被京城達官貴人趨之若鶩的陶家木雕絕技失傳,陶家也就只是一個普通的商販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