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禮部左侍郎,居然把會試的試題,全都記在了腦子裡。很明顯,這頗為不尋常。

如果沒什麼目的,他記試題做什麼?最有可能的監守自盜,為某考生提供方便。

葉修在他的記憶中,提取到了一個叫‘王昶’的考生。

具體是什麼背景,葉修暫時沒看到,只知道他是京城‘紫荊書院’的學生,本屆會試的一名考生。

科舉舞弊在東華帝國可是大罪,最高可判死刑。葉修沒想到黎廣恩身為禮部左侍郎,居然連這種事情都敢做。

不過,葉修也沒打算拿這件事情做文章,水至清則無魚,只要他不來主動招惹,葉修也懶得去管。

點完卯之後,葉修回到了‘外事司’。

下屬之中有不少是在金鑾殿上看過他如何戲碾壓瑞英國的兩名使臣,因此對他格外敬仰。無形之中省卻了立威的過程。

書案上面有不少卷宗,葉修用他強大的神識,快速地瀏覽了一下,很快就瞭解了東華帝國目前的國際環境。

可以說,不僅算不上好,反而格外糟糕。

東華帝國最大的威脅,還是草原上的‘北戎汗國’。尤其是當帝都北部七座城池拱手讓人之後,再無天險可守,北戎騎兵隨時可以長驅直入,威脅京師腹地。從卷宗上看,近些年來北戎汗國不停襲擾邊境,發動小規模的戰爭,已經預示著一些問題了。

從這些厚厚的卷宗就可以瞭解到北戎汗國狼子野心,他們的目的,絕不會只是佔領七座城池那麼簡單。那位雄才大略的拔都爾汗,從一百多年前就開始佈局,下了一盤大棋。如果某一天早上醒來,忽然傳來北戎鐵騎已經兵臨城下的訊息,葉修絕不會感到意外。

從結果來看,這是遲早的事情。

中原帝國,西秦帝國,和東華帝國本來同出一脈,但分裂成三個國家之後,誰也不服誰,都覺得自己才是中洲正統,想讓另外二國臣服。其餘的小國,都是依附於這三個大國生存的。三足鼎立之勢,形成了某種奇妙的平衡。

西角域十九國本來和西秦帝國的地緣更接近,但因為東華帝國經濟更發達,所以彼此貿易比較頻繁,他們也更願意和東華帝國交好。當然,對於西秦帝國伸出的橄欖枝,西角域十九國也欣然接受,利用這兩個大國之間的明爭暗鬥,攫取屬於自己的利益。

南紹王國,無論是從地緣上還是內心情感上,都和中原帝國更近。但他們在歷史上,卻一直是東華帝國的藩屬國。因為這個,三個國家之間的齟齬不斷。

俗語說樹大招風。

中洲諸國為什麼都把矛頭對準東華帝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東華帝國的經濟發達,是一塊大肥肉。但在軍事上卻有天然的缺陷。

整個北部國境線,都和北戎汗國接壤。面臨這個強悍民族的威脅。而且北部七城淪陷之後,失去了紫荊山天險的屏障,局勢更加被動。

帝國的大部分兵力,都被北戎汗國牽制住,面對其餘諸國,就難免有些力不從心了。

現在,隨著星羅洲等地方進入了‘大航海時代’,東華帝國作為海岸線最長的中洲國家,又要面臨來自海上的威脅。

“我媳婦太難了。“看完這些,葉修也替女帝腦闊疼。

這還只是人族之間的內部矛盾,還沒算妖魔鬼等異族帶來的壓力。

矛盾和爭鬥無處不在,即便換一個時空,也沒什麼區別。

看完卷宗,基本瞭解了天下大勢,葉修又處理了幾個屬於‘外事司‘的日常事務。很多程式上的事情他也不懂,直接交給老油子去做即可。

不過,有一件事情,卻引起了葉修的注意。

這是一起涉外案件。

華安街是帝都最長的一條商業街道,貫穿了皇城,內城,中城和外城,熱鬧非凡。

這個案子,就發生在華安街上。

經過是這樣的:一對剛完婚不久的小夫妻,在華安街閒逛。那小少婦姿色生得不俗,被幾個閒逛的‘歪果仁’看見了。這幾個貨灌了不少黃湯,酒壯慫人膽,開始對那名少婦動手動腳。

人家丈夫自然不願意啊,於是就上前保護媳婦,此舉惹怒了那幾個夯貨。對著丈夫就是一陣痛毆。這夥人牛高馬大的,還是低階武修,而那個保護妻子的丈夫只是個普通人,哪裡經得起他們打?

他們就這樣,活生生把那個丈夫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