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今天有事出門,這一章是定時的。如果晚上回來時間充裕,或者還能多碼一章,要是回來晚了,今天就一章了,大家見諒。

眾人意見一致,立即朝道觀走了進去。

道觀頗為壯觀,門前有塊九紫碑寓示紫氣東來的意思。觀內分前後兩殿,前為玉皇殿,後為三清寶殿,兩殿以天井相隔,依走廊相通。

附屬建築有進香亭、殿前天階、正門拾級。天階前拾級分左右兩道,中雕琢有太極圖和十二生肖圖樣,與主體建築成一軸線。

各殿之前都鋪有青石龍陛浮雕,使殿宇更顯莊嚴肅穆。觀內外鑿有七口丹井,佈列成北斗星座狀,稱七星井,傳為道士煉丹所用。

在小楊的引領下,眾人繞過一口古井,然後就來到了一個殿宇的偏房之中。此時此刻,偏房頗為熱鬧,七八個人圍在一起,也有幾分擁擠的感覺。

一進門,小楊就叫嚷起來:“大家讓讓,熊師傅來了。”

“真是熊師傅。”

“熊師傅,快來看看這枚符印……”

不得不說,在風水圈子之中,熊貿的威望也不低,特別是在法器的鑑定上,他的實力也很讓人信服。看到他來了,自然有人讓開位置。

借這個空隙,方元順勢一瞄,只見在房間的長桌上,一枚顏色泛黃,充滿了古拙之氣的印璽就擺在其中。旁邊的一幫人,就舉著放大鏡在研究。

適時,一箇中年道士熱情的迎了過來,笑逐顏開道:“熊師傅,你是大行家,恰好幫我們作個評判。”

“評判什麼?”熊貿有些不解。

“評判符印的年代。”有人快嘴說道:“經過我們的研究,大家的意見卻不統一。有人覺得這是宋元時期的東西,卻有人覺得是明清的,或民國的……”

一瞬間。又有旁人叫道:“我覺得是現代的東西,人為做舊的。”

“奇怪啊。”包龍圖頓時有些迷惑不解,小聲道:“怎麼法器也要講究年代,不是應該區分氣場的強弱嗎?”

“呃……”方元眉頭一皺。也鬧不清楚。

畢竟包龍圖說得沒錯,對於法器來說,年代是是前是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器本身凝聚的氣場,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力。

在兩人迷惑的時候,熊貿也走到了桌子旁邊,稍微打量之後,他就遲疑道:“這真的是道家符印?”

“肯定沒錯。”旁邊有人確定道:“你看東西的形制,陽文的篆刻是由雲符文與星月符號組成,印背有一個人,裸胸袒腹。兩隻手都拿了東西,好像是某個天神。”

“不過可惜的是,不管是印文,還是人形繪刻,都十分的模糊不清。眾所周知。但凡是印形法器,氣場一般是凝聚在符文上。如果符文模糊了,氣場也隨之消散。”

這個時候,有人搖頭嘆道:“反正據我們研究,這枚符印的氣場已經淡化了。估計過不了多久,就會直接潰散消失。”

“什麼?”包龍圖一聽,在驚愕之餘。也有些明白了。怪不得剛才這些人在爭論符印的具體年代,在符印氣場潰散的情況下,唯有根據符印的年代來衡量它的價值了。

與此同時,熊貿苦笑道:“大家為難我了,我是研究法器的,又不是專職古玩鑑定師。也不知道怎麼斷代。”

話是這樣說,熊貿還是小心翼翼把符印捧起來,然後高舉起來迎光打量。玉質的東西,多少有一點通透,在陽光下觀察。有助於鑑別質地的好壞。起碼一起細微的裂紋,在陽光下是怎麼也掩飾不住的。

打量一會,熊貿就沉吟道:“東西的料子好像不錯,應該是不現代的東西。現代人造假,向來是以次充好,不可能拿好東西故意做舊,成本太高了。”

“就是。”有人深以為然:“就算要拿好東西做舊,也應該做舊成古代的名人信璽才對,而不是搞成道家的符印。畢竟道家的符印,除了我們這個行當的人,富商大豪什麼的,肯定不會感興趣。”

“就是這個理。”熊貿手掌在符印上摸索起來:“另外大家也要注意,符印表面有點光滑,說明這是傳世的東西。一代一代流傳下來,而不是出土文物之類。當然,更加不會是做舊,因為做舊的東西,表面多少有些粗糙,手感沒有那麼好。”

說話之間,熊貿轉頭道:“包兄弟,你來看看……”

在把包龍圖招來的同時,熊貿也介紹道:“這位兄弟才是真正的行家,專門玩古玩的,對於古玉也有一定的研究,讓他來把一把門吧。”

有了熊貿的推薦,其他人也不會由於包龍圖的年輕就有所輕視。再說了,術業有專攻嘛,不給人家機會鑑定,怎麼知道人家不行?

“那我看看……”對於這種送上門的機會,包龍圖從來不會拒絕的。在眾人的關注下,坦然自若的走去,然後拿起符印鑑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