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引水補基,沒那麼簡單!(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瞬間,方元和張道一同聲解答,儘管回答不同,但是意思卻完全一樣。而且聽到對方的答案之後,兩人目光一閃,露出果然不出所料的表情。估計在他們的心裡在也覺得,如果對方看不出問題來,也不配作自己的對手了。
“陰陽失衡,陰盛陽衰?”此時,白欣認真考慮了下,迷茫道:“字面上的含意,我倒是有些明白,實際上是什麼意思,我就不懂了。”
“天地之有百川也,猶人之有血脈。血脈流動,泛揚動靜。”
這個時候,張道一慢聲解釋道:“所謂的動靜,其實就是陰陽。我們常說的吉水,那是動靜適宜,陰陽平衡的表現。”
“水有無情水與有情水之分,無情水湍急,動大於靜;有情水緩慢,靜大於動。但是仔細鑑別有情水就會發現,就算水流靜大於動,但是本質上還是動的,有生機流動,這就是所謂的動靜適宜。”
張道一侃侃而談:“水的陰陽劃分也是一樣,不管是陽盛陰衰,還是陰盛陽衰,都不是什麼好事。現在茶園的水源,就是陰盛陽衰,水溫很低,陰涼如雪,生機凝固起來了。所以才會在甘涼之中多了一點苦澀的味道,這是由吉轉兇的徵兆啊。”
“那應該怎麼補救?”白嶽連忙求教起來。畢竟在房東昇口中,他也知道水源出問題的原因了。相比原因,他肯定更關心解決問題的辦法。
想要知道怎麼補救,這就是大家齊聚一堂的目的。
霎時,眾人的目光就在方元的張道一身上游轉起來,然後就落在他們的資料夾上。不用多說,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在資料夾中了。
“道長,長者為先,你先來吧。”方元率先道,習慣不當出頭鳥。
“我先來就先來。”張道一也不介意,反而淡笑起來:“要知道不爭先而選擇迴避,那是信心不足的表現。”
這種言辭上的爭鋒,方元根本沒有放在心上,而是催促道:“道長,閒話少說,沒看到大家都等急了嗎,趕緊把你的方案亮出來,讓大家看看吧。”
其他人不自覺點頭,目光又炙熱了幾分。
張道一笑了,直言不諱道:“既然茶園水源陰陽失調了,那麼補救的辦法也很簡單,讓它重新歸復陰陽平衡就行了。”
“具體怎麼做?”方元追問道,這才是重點。
適時,張道一看了方元一眼,這才逐字道:“引水補基。”
“啊。”白欣驚呼起來,有些驚詫。看到眾人看了過來,她這才尷尬捂嘴,小聲解釋道:“朱伯伯尋找泉眼,好像就是想引水補基,澆灌村裡農田。”
說話之間,白欣興致勃勃道:“張道長是想在山裡挖泉眼?”
“不是挖泉眼,而是引流。”張道一輕輕搖頭,瞄了方元一眼之後,立即開啟手中的資料夾,只見資料夾裡是一副地圖,茶園清潭四周的地理地圖。
此時,張道一指著清潭附近的一條小溪,再用筆勾勒起來:“把小溪之水,引流到潭中,肯定可以中和潭中的陰氣,陰陽融合,自然平衡……”
“引流。”白嶽連忙看去,眉頭就立即一皺,只見在小溪與清潭之間,起碼隔了三四個山頭,這工程說得輕鬆,做起來不易啊。
不過很快,白嶽的目光就一定,露出果決之色。工程再難也要做,畢竟相對開山引水的困難來說,幾十萬畝茶樹才是白家的根基啊。根基不穩,自然要引水彌補。
“引水補基,那是風水改造的常事。”
與此同時,張道一解釋似的說道:“古代的風水師,經常接引村外的活水,南轉東出,在各家各戶門前流淌,最後流回溪水下游。這就是九曲十彎的水圳,像一條血脈一樣,活躍了整個村落,也是生氣凝聚的象徵。”
“現在清潭的水陰盛陽衰,生氣已經不足,我自然要引水來補。小溪水十分活躍,屬於‘陽’水,引流彌補清潭中的‘陰’水,陰陽相濟,風水自成。”
張道一淡然道:“所以說,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引水補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方師弟,你覺得我這方案怎樣,有什麼看法?”
“……沒看法。”方元搖了搖頭,隨即輕笑道:“我只是想確認,張道長的引水補基之策,是不是在引流之後,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如果我回答是,你是不是很高興?”張道一冷眼一瞥,輕哼道:“你放心,我的引水補基之策,不會那麼膚淺,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哦,願聞其詳!”方元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