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4【薅羊毛小能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
整個香港都在瘋傳慈善之夜的精彩程度。
那些在現場看了表演的,更是意猶未盡地向大家訴說著昨晚的演出。
那些家中有電視看了直播的,更是對著鄰里吹噓電視節目有多好看。
而靠著直播慈善之夜,剛成立才半年的香港TVB電視臺,第一次在收視率上超過了老牌的“麗的呼聲”。
當然,這個年代其實還沒有“收視率”這個概念,只是簡單地統計了一下觀看兩個頻道人數的多少。
即使這樣,TVB也是大放異彩,不斷在報刊雜誌上,還有自家節目上吆喝,使得更多電視使用者開始轉向這家無線臺。
與此同時。
在慈善之夜演出的舞蹈《千手觀音》和歌曲《明天會更好》也徹底走紅。
首先,香港十三家慈善團體誠意邀請這支聾啞人組成的舞蹈團隊為他們的慈善活動做現場表演,可以說節目安排從年頭排到年尾。
另外寶島和東瀛那邊的電視臺也誠意邀請這支舞蹈團隊去那邊錄製電視節目,並且承諾出場費優厚。
像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因為無法邀請到這支舞蹈隊,於是就靠拿來主義,準備複製這版《千手觀音》。
當然,因為這支舞蹈的版權在石志堅手中,肯定要支付給石志堅一筆版權費。
相比之下,石志堅創作的《明天會更好》更是因為旋律悠美,傳唱度很高,開始在寶島,東瀛,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走紅。
當地的明星也開始演唱這首歌曲,一時間日語,馬來語,泰語,層出不窮。
當然,因為這首歌曲的版權也在石志堅手中,他們肯定也要支付一筆版權費。
就這樣,石志堅靠著一支舞蹈一首歌曲,不斷地薅羊毛,成了當今娛樂圈知名的“薅羊毛小能手”。
與此同時。
“石志堅”三個字,也隨之傳遍香江,很多媒體記者開始蜂擁而至,為他做採訪,作報道。
石志堅對此欣然接受,他本來就想要靠著做慈善洗掉暴發戶的頭銜,現在剛好,走走高階藝術,幫自己樹立嶄新人設。
面對記者的提問,石志堅侃侃而談,說創作《千手觀音》是因為看到孔雀開屏有感而發,覺得美好的事物應該留下來,讓大家一起欣賞。
又說讓聾啞人來完成這個高難度節目,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催發和鼓勵人們積極向上,尤其要鼓勵那些身殘志堅的年輕人,只要肯努力,處處是春天。
最後又聊到他創作的那首《明天會更好》,石志堅說這首歌的靈感他是做夢得來的。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裡有人在吟唱這首歌,等他醒來猶自覺得餘音繞耳,於是就趕忙創作出來。
石志堅這番吹水直接把採訪他的女記者忽悠的一愣一愣,差點就信了他的這番鬼話。
這位女記者十分敬業。
這次為了採訪石志堅,她也算是做足了功課。
緊接著就追問石志堅是否還創作過其它歌曲。
石志堅見狀,就直接攤牌,也不裝了,沒錯,我除了這首歌曲之外,還創作了《神話》的主題曲,還有一首《千千闕歌》,《暗裡著迷》等等。
顯然,石志堅的回答很讓女記者很是詫異,卻又很是滿意。
詫異是石志堅年紀輕輕就這麼有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