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的宣傳方式其實很傳統除了報刊之外,最大的宣傳方式就是口碑!

石志堅花錢僱傭了很多人去看電影。

這些人一開始全都打著佔便宜心理,可是等他們看完電影之後,被震撼了,被感動了。

他們都是粗人,也沒什麼文化,但他們也能甄別出電影好壞。

好電影讓人感動,看了還想再看。

爛片看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

所以這些人拐過頭,竟然又主動花錢跑去電影院看了第二遍。

看完以後覺得還不過癮,於是就找到親朋好友,邀請著去看第三遍!

這個年代娛樂的匱乏,讓人們把看電影當成了莫大的樂趣,上一世很多人能夠對一部戲二刷三刷,這個年代的人更是犀利,可以五刷,六刷,七八刷!

刷完之後,口碑出來了。

一個字:贊!

大家口口相傳,看這部戲的人也越來越多。

從第三天起,嘉禾票房開始逆襲,單日票房達到了十萬。

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成績,石志堅直接在包月的《明報》上面親自手繪海報。

海報上面

一尊古樸大氣,威風凜凜的彩色兵馬俑矗立在海報正中央。

上面頂著“十萬”兩個大字。

下面是一行字:感謝全港人民對嘉禾的關注,讓我們齊心協力讓《神話》再破記錄!

石志堅手繪的這份海報,就像是一顆深水炸彈,瞬間引爆了整個香港。

這個年代的人很單純,石志堅很無恥把上一世的招數給使了出來,搞得全港人民都開始為《神話》票房破記錄的事兒操心。

“為了《神話》加把火!”

“再次買票支援《神話》!”

“我們全港人民要打造我們的記錄!”

粉絲是瘋狂的。

尤其在這個娛樂匱乏的年代,一部現象級電影的誕生,往往離不開這些瘋狂的影迷。

在這些瘋狂影迷的加持下,《神話》票房勢如破竹,不斷攀升。

每天海報上面的票房數字都在變幻。

單日——

十一萬!

十二萬!

十三萬!

直接追上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