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地方到了沒有?”

“快了,再忍一忍!”

石玉鳳帶頭在前面沿著小路一瘸一拐走著。

石志堅在後面抱著寶兒,氣喘吁吁跟著。

一開始石志堅還能堅持,慢慢地有些堅持不住了,放下寶兒,把西裝脫下,把領帶鬆開,然後再把寶兒抱起來。

“老姐,到底還要多久才到?”

“應該快到了吧?”石玉鳳也開始有些不自信了。

剛才踩人一時爽,現在拖著瘸腿三四里路,走得她腳後跟直疼,“早知道這樣,就不穿旗袍,不穿高跟鞋了。”

“老姐,我抱不動了,也走不動了,不如我們坐車吧!”

“坐車?哪裡有車?阿敏開車趕來了?”

“哞!”一輛拉牛糞的牛車停在了他們面前。

趕車老漢笑眯眯地看著他們,“後生仔,要不要坐車?!”

……

坐在牛車上,滿鼻子的牛糞味兒。

“阿伯,多謝你!我們要去石圍角村!”石志堅半拉屁股坐在車上,遞出一支菸說道。

老漢接過煙,聞了聞架在耳朵上,拿起自己菸袋鍋朝石志堅道:“試試這個!”

石志堅擺擺手:“不用,謝了!”

“怎麼,看不起我?”

“不是。”石志堅接過菸袋鍋,掏出手帕擦了擦菸嘴,點上,吸了一口,嗆得他眼淚直流。

“呵呵,”老漢大笑,“這是我自己種的菸葉,比你買的香菸壯多了!”

“是挺壯的!”石志堅把菸袋鍋遞給老漢。

老漢說:“去石圍角村咩?我這牛走的慢,半小時能到。”

“要那麼久啊?”石志堅看看天空,都快中午了。

……

路上閒著也是閒著,石志堅見路邊兩側開始變得和前面不一樣,至少修了水泥地,就和老漢交談,問這是什麼地方。

老漢很是健談,告訴石志堅,這兩邊是荃灣的兩大工業區,一個是柴灣角,一個是德士古。

又說柴灣角最多的是紡織廠,在日本鬼子被趕走以後發展起來,很多荃灣的女仔和小夥子都在工廠打工。

又說德士古工業區最大的是塑花廠,老闆大名鼎鼎就是李佳誠。不過那片工業區最有名的卻是德士古石油公司,在那裡上班工資高,福利好。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石志堅上一世倒也知道李佳誠的發家史,先是在五金廠幫人打工,後來自己脫離出來成立五金廠。

可惜好景不長,五金廠業務不好,搞得他快要破產,就是在這時靠他老丈人救濟拿到一筆錢開始在簸箕灣開設第一家塑花廠,靠著製作塑膠玩具,主要是兒童塑膠手槍開始賺取人生第一桶金。

再後來塑花廠生意越來越好,李佳誠就開始擴大生產規模,開始在香港其它地方興建工廠,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德士古工業區的這座塑花廠。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李佳誠很有生意頭腦,他之所以在這裡建廠除了生產塑花賺取利潤之外,他還看出荃灣未來發展勢頭良好,尤其有山有水,他的工廠就建在海邊附近,如果拆遷掉就可以直接興建海濱別墅。

說白了,李佳誠建廠為輔,以圈地為主。

只可惜,因為德士古石油公司的存在,讓他的一系列圈地計劃打了水漂。

三千畝地,熬了快十年,這裡還絲毫沒有開發的跡象。

一家石油公司駐紮在這裡,就像是放著一個定時炸彈,就算你把房子建設的再好,也沒人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