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冒昧!!(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華道:“我和唐俊過來是找舅舅幫個小忙來的,我們土家人的規矩,他不好空著手來,就帶了一袋山上的紅薯,還有兩塊土臘肉。
我覺得這不算什麼貴重禮物,舅媽,您可一定要收下!尤其是臘肉,這可能大林山那個老山上下來的東西,豬是老百姓自家養的,吃的是熟食長大的,味道絕對好!”
張華還是仗義,反正幫著唐俊說話,王傳林的老婆也比較寵他,反正基本上都沒有問題,但是她還是告誡唐俊,道:
“小唐,我們家的老王不太好說話,這個人脾氣很大,小華是最怕的!你別看小華跟我說話很隨便,在他舅舅面前那可謹小慎微了。
所以你真有什麼事兒要找老王,可得想好辦法,要不然可能空手而歸喲!”
“謝謝阿姨,我知道!”唐俊非常冷靜的道,對他來說,反正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解決這件事,王傳林也不是說一定要幫,但是唐俊的努力必須到位。
說句實話,唐俊還是比較期待見王傳林,因為這個人當初在雍平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他早就離開雍平了,但是雍平還是有他的很多傳說。
當年據說王傳林和秦吉春是齊名的雍平政壇的強勢人物,現在秦吉春擔任雍平縣縣長,王傳林已經是市委常委,秘書長了。很顯然,他的步子邁得比秦吉春要快很多。
等待有些枯燥,唐俊就隨手拿起桌上的書看,恰好桌上有一份《湘南文學》的雜誌,一般來說這種文學雜誌不好讀,因為現代文學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無病呻|吟的多,很少有真正能夠觸及到人靈魂的作品。
反正閒著沒有事情,唐俊就耐著性子認真看,看到一本書的中間段,他恰好看到了一篇《和為貴》的小說。
這本書一開篇就寫土家人的生活,大抵是兩口子其中男的被公安抓了,說是砍了木材,然後家裡的女人去找村裡,然後和村支書一起到縣城找老鄉斡旋的故事。
應該說這個故事比較常見,因為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少,同時這個故事又恰恰比較貼合唐俊現在的這個情況。
因為唐俊這一次來市裡其實也是找老鄉幫忙,情景也特別的貼合。
還有,這篇文章寫的那些事情,那些瑣碎的細節和禮儀,完全就是雍平的農村,把雍平農村土家族人的那種善良,淳樸寫得非常的靈動,活靈活現。
唐俊看了一遍之後,不由得想看看這個作者的名字,因為他覺得這個作者應該是雍平人。
他看作者欄寫著兩個字“傳林”。
“啊?”
唐俊一下愣住了,心想傳林莫非就是王傳林嗎?一念及此,唐俊立刻琢磨,覺得這事兒應該十有八九是真的。
因為《湘南文學》那麼多期,堪堪這裡就有這麼一本,這說明這一本里面肯定有王傳林的作品,一般來說作品發表之後會贈送雜誌的呢!
還有,也只有王傳林才有可能寫出土家族這種淳樸來,一個沒有在雍平大山裡面生活過的人,是無論如何沒有能力把老百姓的這種鄉土氣息寫得這麼真實地道的。
唐俊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想到這篇小說中這個村支書和農村大娘到了縣城之後,兩人想了很多辦法,繞了很多圈子,送了很多東西,就是要找這個老鄉。
但是一直不順利,一直難以解決,後來見面之後溝通的難度也大。
直到最後,這個農村的大娘實在是急了,什麼禮儀也顧不得了,村支書教他的那一套他全部不用了,就用土家人請人幫忙的套路,單刀直入,直接跟老鄉講是什麼情況,遇到了什麼事情。
首先,砍樹這事兒是真的,土家人家家戶戶都砍樹,因為冬天過冬要柴禾,他家的老伴不過是砍多了一點而已。
反正這個錯誤肯定有,但是不違背原則,不是什麼大事,如果老鄉能幫,他就按照土家人的習俗表示謝意,如果不能幫,他也表示謝意,反正他也不求這件事一定能落實,反正就是要完全盡力而為。
結果他這麼一溝通,這位老鄉恰好就能幫上忙,老鄉帶著他們去找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最後這位老人就被釋放了,應該說結果都是和氣的,一切都是圓滿的。
但是在和氣圓滿中,還是體現了當官的“老鄉”的原則性,又體現了職能部門處理具體案子的靈活性和人性化,最後把這種東西又昇華到了國家對少數民族通報的關愛和關心上面,應該說這是非常有想法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