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林山上下河兩個村的扶貧工作上面,唐俊親自推進,目前可以說進展迅速,高歌猛進!同時,其他三個和上下河村一樣的貧困村,目前也在著手在交通,在產業發展上面進行深入調研,準備下一步搞出舉措來!

應該說,大林山鎮在唐俊沒有來之前,這裡的氣象是很差的,第一個是張華時代,在扶貧上面想的辦法雖然多,但是總感覺張華的很多想法政策都浮於表面,沒有完全深入進去。所以想的招多,沒有一招管用的,給人的感覺就是黔驢技窮一般。

而唐俊則不同,唐俊來之後沒有就旅遊問題表態,沒有就全鎮經濟問題說太多大話空話,他是把自己所有的精力聚焦在一個點上。

就從最難的這個點上下河兩個村來突破,他個人的精力,鎮裡所有的資源,包括唐俊力所能及能夠找到的資本和資源,他都集中起來,一起投入到了上河村和下河村。

應該說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努力,呈現出來的效果是很讓人震驚的,反正大林山的老百姓都說唐書記來之後,大林山的氣象不同了,感覺唐書記現在真的在幹實事!

其實唐俊乾的就是一件事,只是他幹這件事就是咬住一件事不放鬆,一定要幹出模樣來,一定要幹出影響力來,實際上他也真的做到了這點,不得不說這就是他牛逼的地方!

大林山鎮召開農民運動會,而縣裡則是召開經濟工作會議,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和唐俊的關係不是很大,因為唐俊現在核心重點工作是扶貧。

但是經濟工作會議從來就不是一個拍胸脯,胸口碎大石的舞臺,而是一個社交的舞臺,一年一度的經濟工作會議,全縣所有的領導全都參加,所有的科局辦一把手都參加。

鄉鎮一把手,村裡的支部書記都參加,縣裡參加經濟工作會議的人有三四百人,這麼多人匯聚在一起,共商大事,應該說這種機會是非常罕見的。

如果要辦事找人,還有什麼比這個場合更好的呢?只要你是找縣裡的領導,這個場合都能找到,所以,很多人對經濟工作會議重視,不是重視會議本身,而是重視這個平臺和場合。

當然,唐俊也曾經非常重視這個場合,只是今年,他真的是沒有功夫啊!為了上河村和下河村兩個村,唐俊把寶都壓上去了,其實大林山的問題非常多,僅僅一個上河村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而已。

比如,現在迫在眉睫的就是旅遊問題,大林山的旅遊要死不活那都是客氣的,實際上大林山現在在苦苦支撐,這麼大的旅遊公司,運營一個月都要虧本不少錢。

所以張華把冬天這一個季節全部放棄了,反正冬天大林山太冷了,遊客可以說稀少。放棄遊客,就是可以讓旅遊公司少請很多人,這也是節省旅遊公司的開支。

只是這麼一來,讓大林山的旅遊更難了,旅遊公司也留不住人,每年春天基本上是要重新招聘人手。

應該說蔡海那個甩包袱的提議,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他是在旅遊公司進行了深入的調研之後,相處的那個點子。

只是那個點子想得太簡單了,要知道大林山這種地方,真要發展起來,真要像外面一樣富起來,核心關鍵一定是要發展旅遊。

所以旅遊這一塊如果ZF不抓住,大林山就沒有希望。

或有人講旅遊公司賣給私人了,人家以企業的方式經營,那不也是發展大林山的旅遊嗎?

如果是這樣的想的話,只能說講這種話的人對事物的認知水平還實在太低了,怎麼講呢,旅遊公司他們的目光一定是短視的,他們賣大林山的旅遊專案,目的是為了黃土坪的高山牧場做幫襯。

也就是黃堅去年講的以高山牧場為重心,重點打造泛黃土坪特色旅遊景區!如果是這樣,大林山的旅遊的發展可能停止。

而且可能大林山的酒店都不會在經營,大林山的旅遊資源一定會造成大量的閒置,這對整個大林山來說肯定是不行的。

唐俊對這一切看得透透的,但是蔡海沒有看透啊,所以他在鄭書記面前出了洋相。

對鄭平原來說,他可能不一定知道這裡面的彎彎繞,但是他確定大林山發展的大方向一定在旅遊,而蔡海的那一套說辭讓他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