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思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德力和幾個村裡的幹部一聽張立這話心裡就冒火,心想你這個小年輕真是狗屁不懂,現在村裡條件這麼差了,都指望著來想想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呢,你一來就要搞開發旅遊。
這麼一個窮地方,怎麼開發旅遊呢?還有,大林山開發旅遊不是搞過嗎?說是投資了幾個億,結果什麼遊客都沒有,拿著那幾個億如果能投資在上下河兩個村,家家戶戶都是萬元戶了,早就脫貧了!
當然,他們不會直接說出來,但是表情流露在臉上,唐俊在基層工作的時間長,對這一切洞若觀火,當即便道:
“張立,如果交通問題解決了,估計上河和下河要成為我們全鎮最富有的村,還會有這麼多問題嘛?”
唐俊這一說,劉德力感覺舒服了一些,道:
“書記,交通局給我們扶貧,應該說還是想了辦法吧?但是通路的希望死不存在的!交通局給我們做了一個架橋的方案,據說這一座橋樑就要六個億以上,我們兩個村一共只有一千多人,國家怎麼會投資這麼大,專門為我們這點人架橋?”
唐俊道:
“這樣吧,你先帶我們轉一轉,我們把兩個村都走走,我們架橋不可能,但是總還能找到其他的辦法吧?”
劉德力帶著,一行人去看了交通局扶貧的懸索橋,還有柴油機帶動的空中懸索運貨的裝置。
唐俊看過之後,講:
“跟我幾年前過來相比,這裡條件還是改善了很多,但是可能還不夠,以前我們聚焦的核心可能還是隻在交通這一個點上!
但是交通目前看來解決難度大,我們要從產業上想辦法了!”
唐俊心中在想,這個地方就是個世外桃源,與世隔絕,毫不誇張的說,這裡和外界的聯絡就是一座懸索橋。
當然,在枯水季節,可以渡河翻山,那個時候上下河村要去一趟鎮上開會,村幹部差不多要凌晨就起床,然後走五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鎮長。
現在條件改善了一些,主要是在懸崖上架了一座懸索橋,老百姓出山不用再上山下坡,另外就算下雨天,洪水天也能出山,但饒是如此,唐俊今天過來還是徒步走了一個多小時。
人要靠腿走路,生產物資要肩挑揹負,這是最大的困難!老百姓的肥料,老百姓需要用的日用品這些,都需要靠肩挑揹負,這肯定會讓效率變低。
張立跟著唐俊跑了一天,基本上把上下河兩個村都跑了一遍,肉眼所見的是可怕的貧窮,老百姓住的基本都是木頭房子和土磚房子。
青磚的房子基本都是老集體的時候留下來的,差不多都有好幾十年的光景了!村長劉德力家的條件比較好,是蓋的磚瓦房,但是他的磚瓦都是請人造泥坯,然後自己用瓦窯燒製出來的,整個上河村只有幾戶人家有這個實力。
劉德力道:
“也不能說都窮,我這麼跟你講吧,在現在這個年代,國家政策好,只要你勤勞都能致富!但是,我們兩個村真正在外面混出明堂的人,誰會回來呢?
有一部分在鎮上買了地基蓋房子,還有更好的在縣城定局的!我告訴兩位書記,在大集體的時候,我們兩個村的人口可是三千多人!
但是現在人口只有一千多了,也就是說流失了一多半了!但是剩下的這一千多人,大家還是要生活啊,還是要養活啊!
還有一部分像我們這種,故土難捨的人,當然,我們這麼一把年紀了,在外面也不吃香了,只能在家裡守著一點田地過日子咯!”
劉德力的語氣有些無奈,唐俊從他眼神中看到的是不抱期望,可以理解,大河小河兩個村現在全縣出名,為了扶貧,什麼產業沒有搞過?
種天麻,搞三葉木通,發展重樓和種名貴中藥材!但是一個個專案下來,結果都不理想,這裡面有產業本身的原因,可能也有村民自身的原因。
劉德力一句話說得好,那就是隻要是能幹的,有點能力的村民,誰不想離開這裡?在外面打工掙錢的人,有條件都在鎮裡想辦法買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