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跨省!!(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了,聽說你的機器已經到了,我能看看嗎?”
唐凡帶著唐俊看了機械,烘乾平臺有三個,烘乾機有兩臺,烘乾機帶熱烘爐,這都是浙省產的機械,和湘南省天畫茶葉他們的機械差不多。
唐俊一問價格,唐凡報價烘乾機兩萬塊一臺帶熱烘爐,這是十二個平方大小的,烘乾平臺八千九一個。
唐俊一聽細水茶廠的報價比雲馬那邊的報價還便宜一千多塊,他不由得狐疑的看了一眼張華。
張華道:
“細水和黃土坪鄉雖然是鄰居,但是鄰居命不同,我們雍平縣不是土家族自治縣,但是這邊是土家族自治縣,所以政策更多,優惠更大……”
唐凡咧嘴嘿嘿一笑,道:“張鄉長別扯那個,這個價格跟自治不自治沒有關係,你們就是雲馬茶葉太黑了,要掙那麼多錢。
你們的小茶廠誰都不敢得罪他,另外縣裡又還幫著他們扶持他們,都什麼年代了,買個機器還要憑指標,嘿嘿!”
唐凡這話一說,唐俊心中便生出一股子不舒服,心想人家湘北省的人都能看出問題來,怎麼雍平有些人就看不到問題?
都什麼年代了,現在已經是21世紀10年代了,這個時候還有這麼嚴重的保護主義,這種情況下搞脫貧致富,要讓老百姓搞茶葉產業,這怎麼搞?
張華清了清嗓子,很明顯是在提醒唐俊,這裡畢竟不是本鄉本土,唐俊身份又比較敏感,有些話可以說,而有些話則是不能隨便亂說。
家醜不外揚嘛,在外面不說對自己一方不好的話,唐俊明白這一點,再說了,要解決問題靠發牢騷不行,還是要慢慢的想辦法,透過各種渠道一起,大家形成合力才能解決問題。
對茶葉機械唐俊是外行,他給杜方言幾人打電話,一會兒功夫杜方言父子,鄧華平,覃陽幾個人就趕到了細水茶廠。
他們都是內行,一看到嶄新的裝置道兒都不動了,尤其是杜祖坤,他站在烘乾平臺前面,將新烘乾平臺摸了又摸。
他是老茶藝師,可以說和茶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炒制高檔綠茶全靠一口鍋,一口炒茶鍋溫度實在是難以掌握好,而製茶核心關鍵就是要掌握好溫度和溼度,差之毫釐,茶葉製作出來口感可能就是天壤之別。
烘乾平臺是什麼東西?這是透過鼓風機把熱風鼓進熱烘爐裡面,然後按照自動調配把熱風透過無數像毛細血管一樣的風口吹出來。
平臺需要多少溫度,就可以控制都少溫度,這麼滿滿的一平臺茶,從揉捻之後就可以上來製作,一直到製茶完成,溫度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
這種裝置對杜祖坤來說簡直做夢都想能擁有,他以前看到這種裝置的時候還是在省一級的茶廠看過,當時羨慕得不行啊!
因為他炒制一鍋茶需要兩個小時,差不多能有兩斤幹茶,但是有烘乾平臺,一平臺的茶就是十多斤幹茶,而且品質肯定要比鐵鍋好,因為這種製作不可能出現失誤。
以前製茶全憑茶藝師的手段,而現在有了先進裝置之後,普通的工人就能簡單培訓之後上崗,這也是提高產量的捷徑。
“杜叔,這玩意兒怎麼樣?滿意不滿意?”唐俊對杜祖坤道。
杜祖坤連連點頭,激動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他用手拍了拍烘乾平臺,道:“做了一輩子茶,六十歲才用上這東西!”
唐俊看得出來老人心情的複雜,那沒什麼說的,一咬牙,一跺腳,唐俊直接讓杜方言他們拉裝置!這些裝置所有的錢唐俊讓村裡先墊付。
唐俊一聲令下,好傢伙杜方言,覃陽幾個人就忙活了起來,他們的力氣像是憑空得到了飆升,就他們四個人,三輛三輪摩托車,幾個來回就把裝置各自給運回去了。
而唐俊這時候則接到了賀林的電話,電話中賀林道:
“唐俊,唐書記,你還是不要在湘北買裝置了!你這麼搞可能會壞了行規,你我是老同學我才提醒你,回頭你小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唐俊一聽賀林這話,心中就有一股火氣往上衝,不過他最終還是硬生生的給壓住了,道:
“村裡有點款,準備搞個小茶廠,就做點茶葉自己喝,外加送點禮,沒有大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