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承珠只覺得五內俱焚,口乾舌燥,第一次感受到了孩子失蹤帶來的痛苦。

於承珠心道:“我不能沒有練兒!”

思慮至此,她只覺得胸肋間一痛,知道是情感太過激烈,引發的思慮過重。

再這樣下去,別說找到練女了,她自己都是方寸大亂,手足無措。

於承珠強自收攝心神,暗暗提醒自己:“不行,我不能亂,千萬不能亂!”

可她的意志猶如清水,煩亂之情卻如大海,清水進入海洋,哪裡還有蹤影?馬上也被感染為發鹹的海水。

而且越是告誡自己,她的心就越發的“咚咚”亂跳。

於承珠長吸了一口氣,開始默唸起《普門品》來。

不錯,五婆婆那時候走失了孫子,她就一直在唸經,也許別人看著會笑她迷信,這又有什麼用。

可也只有身受過那種五內焦躁,身邊什麼人都不可依靠的感受,才會明白有一個身心的寄託,該是多麼安心清淨的感覺。

眼下於承珠還能求告何人,只能依靠著冥冥之中的神聖,尋祈一份庇憐。

她默默地念道:“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說來也奇怪,她彷彿心靈有了寄託,不再是孤單一個人了。

這時候她默運內力,使用起《玄功要訣》裡記載的心法,當下四周雖喧,卻如同寂靜一片。

她讓自己耳聰目明,留心練女的生息。

自從得到了凌雲鳳留下的,用天山雪蓮炮製的碧靈丹,她服用後,體內的瘀溼漸漸消除,再修煉內力,會事半功倍。

所以她往往先念經文,讓心情平靜放鬆下來,然後再運《玄功要訣》。

到了後來每天照顧練女,愛心的付出也讓她的精力得到更好地釋放,她累起來哪裡有心思再去想別的?

所以往往是一坐下來,就昏昏欲睡,然後默運玄功,很容易就行走周天,達成迴圈。

帶領著練女是不輕鬆的,卻也是快樂和提供方便的。

於承珠也記不清多久沒有先念經文,再運內力了。

這都是練兒的功勞。

真沒想到,如今還要用過去常用的方法來尋找練兒,本來以為有了練兒,一切都有了新的起點了呢。

於承珠忍不住搖頭。

今天的事情真是稀奇,一個和張丹楓相似的人影,就把於承珠本來平靜的心情又弄得漣漪四起。

然後練兒又失蹤了。

於承珠又回到了往昔的情景。

好像練兒從來也沒來過,可是她知道這其中是不同的。

沒有練兒,她就不會那麼投入地活著。

別看每個人都在活著,可是每個人的投入性都是不同的。

越是投入,越有生命力。

生命看似是爹媽給的,其實也是自己造就的。

每個人都有選擇權,去選擇對自己的生活投入多少。

於承珠忍不住好笑,怎麼這時候,想法還這麼多。

可奇怪的是她還因此耳聰目明起來,還真的聽到了女孩的叫聲,在十丈開外。

一聽到可能有練兒的下落,於承珠的精神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