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幹就幹,到了水源處,村長下令開挖,這些人都是幹慣了活的好手,人多力量大,不過是一個時辰的功夫,就挖了好十幾丈。

村長讓人把周邊的樹木砍了一些,避免一會兒燒火的時候引發森林大火。

石壁又厚又堅硬,可不是之前做實驗時候的那種石頭,得多燒一會兒。

大概燒了得有一個時辰,村長讓幾個壯漢把提前準備好的水迅速潑向石壁。

結果石壁太厚太堅硬了,只破開一部分,這讓眾人看到了希望,繼續燒火、潑水。

幾輪過後,石壁終於破開了一個大洞,伴隨著泉水奔騰而出,眾人歡呼著,甚至有人嚎啕大哭,終於有救了啊。

這時溝渠也已經挖了好幾十丈了,完全不用擔心水到處流的問題,天色已黑,全靠火把照亮,眾人折騰得精疲力盡,好在這一下午沒白費。

明天把全村的男人都叫上,一起挖,挖幾天就挖到山腳了,再挖上幾天,和村裡的大河連通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以後村民取水、澆田都方便,再也不用為了水而擔憂了。

今天上山的人多,村長也沒叮囑不準把水源的事說出去,大傢伙回家後都把這事跟家裡人說了。

許多人家老人、婦人和孩子也都想上陣挖溝渠,甭管力氣大小,多個人就多一份力量,早日挖通溝渠,對大家都有好處。

也有人家不願意出人挖溝渠,比如張氏。

村長讓人挨家挨戶通知明天上山挖溝渠的事,這是村裡的大事,理應通知到各家。

其實就算村長不通知,大部分村民也會自發上山,通知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負責通知的人,到每一家的時候,人家都痛快應下。

唯獨通知到張氏的時候,張氏露出一臉為難之色。

“我們家就我和鵬飛,我一個女人家,鵬飛還是個孩子,又要讀書,不是我們不願意出力,實在是抽不出人手啊。”張氏委委屈屈的,好不可憐。

負責送信的人心裡一陣鄙夷,他剛剛去給一個老阿婆送信,老阿婆就一個五歲的小孫孫,人家都高興應下了。

怎麼到你家就不行了,你是個女人家,可今年也不過三十來歲,村子裡這樣年紀的婦人正是幹活的一把好手。

再說月鵬飛,今年都十五了,是大小夥子了,當兵都夠歲數了,還孩子呢,要讀書,那你家要喝水嗎?

負責送信的人懶得和張氏掰扯,他一個大男人跟一個寡婦不好多說,也不想得罪她,萬一月鵬飛真高中了,這不是平白得罪人嘛,愛去不去吧,他通知到了就行,反正幹活的多了去了,不缺她家一個,愛咋地咋地吧。

送完一圈信後,去跟村長彙報工作的時候,他還是把這事跟村長說了,村長擺擺手沒說話。

村子大了,什麼樣的人沒有啊,村長要是老因為這種事生氣,那什麼正事都不用幹了。

張氏母子不上山挖溝渠,不用他這個村長去教訓,光村子裡那些婦人的口水,就能把張氏淹了,由不得她不來。

當村長也是需要智慧的,不能不管,也不能啥事都管,村民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他再上,要不然有點啥事他就巴巴的上去,還不累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