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種黃豆的本來就少,即便雜糧店也未必能收那麼多豆子,短時間內還可以,長期下去呢?

全家商量了一下,求人不如求己,索性自己種,等到處都收不到豆子的時候,估計家裡的豆子也就成熟了。

說幹就幹。

為了防止後面豆子不夠用,先大量收豆子。

本來家裡因為生豆芽就囤積了近萬斤,又拜託了雜糧店老闆,請他給收一批,越多越好。

不僅如此,大哥二哥閒著沒事的時候就到各村裡轉,到處收豆子。

大家都嘗過豆腐的美味,也拿給月滿樓的於掌櫃嚐了,連於掌櫃都說做豆腐肯定賺錢。

他們堅信,這個買賣絕對能賺錢,因此才敢將攤子鋪這麼大。

當然,他們最大的信心來源於月明珠,在他們心裡,月明珠是神一樣的人物,她說行,就不可能不行。

收了大約十萬斤豆子後,大家覺得差不多了,這才停手了。

豆子的價格被炒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好在月明珠家已經收得差不多了,貴也跟他們無關了。

建新宅子的時候,月明珠就建議家裡建一個大地窖,用來做糧倉。

畢竟災荒年間,沒什麼比糧食更讓人踏實的了。

這不就用上了,剛好用來裝豆子,要不然一時間還真找不著那麼大的地。

這期間,月老頭去找村長買了大量荒地。

為什麼不買良田呢?

道理很簡單,良田都有主了,不是急用錢,村民一般都不會賣地。

月影村的村民因為種菜賣了不少錢,大部分日子都過得去,自然不會賣地。

有那麼一兩家想賣地的,對於種豆子來說杯水車薪。

如果買外村的良田,那就更沒意義了,如今大旱,也就月影村能有水灌溉農田,買外村的地,種上也是旱死,白瞎了種子。

乾脆就買荒地。

出些工錢,僱人開荒,只要僱的人夠多,短時間內也能開出來。

月老頭一口氣買了三百畝荒地,一眼望去,十分壯觀,感覺自家好像真的變成大地主了。

建作坊也刻不容緩,不過這個活計快。

作坊一開始不需要建很大,只要挑個大一點的地方,先蓋幾間房子,隨著豆腐市場的擴大,慢慢擴大作坊即可。

做完這些,家裡的存銀幾乎所剩無幾了。

大家都在為了發財致富忙活著,除了月明軒。

月明軒尋找水源至今未歸,不過之前託人往家帶過信,過幾天應該就能回來了。

月明軒有他自己的任務,老太太早給三兒子計劃好了。

聽人家說有些人為了讀書,又是上吊又是扎屁股的,不行她也給三兒子備上錐子啥的,沒準真有用。

其實王老太太也不太明白為啥讀書要上吊。

用錐子扎屁股還是能理解的,扎一下,人一疼就不困了,就有精神繼續讀書了,且屁股上肉多扎幾下也不礙事。

上吊是為啥呢,難道上吊也能使人清醒?萬一一不小心吊死了呢?這些人是怎麼掌握這個度的。

老太太心裡雖然困惑,但她沒時間弄清楚,她忙著呢,愛為啥為啥吧,管用就行。

後來還是月明珠發現她娘往三哥屋裡放繩子和錐子,覺得奇怪,問她娘才知道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