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回家讓老伴把家裡能拿得出手的吃食都拿出來,送到月明珠家招待縣令,就怕怠慢了。

由大嫂劉氏掌廚,其他人打下手,很快就做了一桌子好菜,看上去色香味俱全,竟不比酒樓做的差。

縣令本也不是為了吃,原想著對付一頓就行了,沒成想莊戶人竟也有這等廚藝。

縣令先吃了一口紅燒肉,頓時就被驚豔了,肥而不膩,軟軟糯糯,妙啊,就算是月滿樓也燒不出這麼好吃的紅燒肉。

村長陪坐在側,他以前也來大山老弟家吃過飯,知道明強媳婦的手藝不錯,可以前也沒這麼香啊,不由多吃了幾口,心裡想著等有空的時候讓自家的兒媳婦來跟著學學。

瞧縣令吃得多高興,這就是臉面啊。

衙役們也沒捱餓,劉氏做飯的時候多做了好多,在外面給衙役單獨支了一桌。

衙役們表示這是他們外出執行公務吃得最好的一頓了,這家實在,沒有隨便應付他們,他們吃得竟然和縣令一樣,心下感激,稱呼王老太太她們滿口都是嬸子大嫂的,給王老太太樂得眉開眼笑。

縣令在席間跟大夥又商討了一下尋找水源的具體事宜。

尋找水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走街串巷,需要翻山越嶺,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會很辛苦,就是不知道月明軒一個讀書人能不能撐得住。

最主要的是,月明軒是個讀書人,明年還要考秀才,這要是耽誤了功課,可就是大事了。

對於這些,月明軒表示,他出身農家,自小做慣了農活,身子骨結實,不怕吃虧受累。

至於課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多出去走走體察民情,對他讀書做文章也會大有益處。

縣令拍著月明軒的肩膀連連誇讚,並隱晦承諾,來年考秀才時必不讓月明軒吃虧。

月明軒及家人們心中大定。

有了縣令的承諾,只要明年月明軒在秀才試中不出大錯,考中秀才算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這可給村長羨慕壞了,他家怎麼就沒有讀書好的孩子啊,要是有,如今他也算是和縣令搭上話了,到時候是不是也能像月明軒如今這般了。

可是養娃跟種莊稼不一樣,不是辛苦伺候就能好的,得有天分有腦子,他這些年一直當著月影村的村長,有朝廷給的例銀,家境在村裡算好的,不是沒讓孩子上過學堂,可一個個的都不是那塊料,都沒長著讀書的那根筋,真是讓人沒有辦法。

原來他不覺得有什麼,科舉考試難如登天,能識幾個字就比普通人強了。

還是大山老弟有福氣,如今家境殷實,孩子出息,飛黃騰達的那一天怕是不遠了。

好在自家本就和大山老弟家關係不錯,兩家以後更要多多走動,將來富貴了怎麼也不能忘了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