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暮雪宮與商(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轉身離去,孫燕涼的童年也就再沒有了。
曹信知道這個洞裡肯定藏有更多秘密,但他此刻無暇顧及,救下小念孃的母親才是當務之急。走走停停轉過孫蝠所在洞穴,又到一處水潭,潭中氣味刺鼻,潭面上漂泊著許許多多舊衣服。隨手用長刀挑起一件,已然腐爛不堪,只知道是布料,分不清楚成色材質。曹信不知所以然,索性也不搭理。
孫燕涼哭的太累,倒在曹信懷裡沉沉睡去。曹信想問她什麼,見她睡著,也不好打攪。當下轉過潭沿,腳下突然被一物什絆住,盲猜是樹根之類,長刀斬斷,卻發現手感不是木頭,這讓他留個心眼。
俯身撿起,是一截死人腿骨。
曹信見怪不怪,本想扔掉。可一看骨頭紋理,讓他大為驚奇。骨壁裂縫滿滿,顯然是被人用重物敲擊過,上面留有牙印,看來又不是重擊,而是被人啃食過,咬力之大,足以讓骨頭生出縫隙。最可怕的是:這是一截小孩子的腿骨!
冷哼一聲,他早就見怪不怪了,孫家明面上看似享盡天下風光,背地裡做了有多少見不得人的事。曹信是略為知道一點的,這具骨頭的主人,是個孩子,確切的說,是所謂的“鬼童”,鬼童者,食物也。
豢養鬼怪,總要餵食,處子身體是再好不過的食材。孫家歷代家主一脈相承,有二十四隻極其詭譎的妖魔,專一替家主行陰鷙之事,只受命於家主。行事詭譎,效果絕佳,且從來不見光,世人只是聽聞,見過的人都入了二十四鬼的肚子。孫家只有在遭逢大事難事時才會出動二十四鬼,一旦出手,立竿見影,便是皇宮內院,天上天下,都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自從第二代家主開始,二十四鬼就已經存在。一代代承襲,透過暗地裡購買孤兒稚子,作為二十四鬼的吃食,枉死之後又怨氣氣凝聚,在洞中縈繞不散,助其修煉。它們的能力,恐怕早就突破了九旋境。
這潭面衣服,便是歷朝歷代,被扒光活活啃食致死的童男童女留下的。吃完以後骨架隨手扔進潭底,腐臭難聞,留在曹信手中的這根腿骨,就是一個明證。
“該!”
曹信惡狠狠吐出一口氣。
所幸世上出了個大仙人——王處,字宮韶,自號陽決子。與孫皓同朝為官,老先生常常勸孫皓,除掉二十四鬼,說道:當知器滿則傾,須知物極必反。那時的孫皓正炙手可熱,哪裡管這些東西。當時一句自己還不是家主就推脫掉了。王處也沒說什麼,等到孫雁,孫霖都作古,天下歸於興,又提出除掉二十四鬼。孫皓反而扭扭捏捏,唯唯諾諾,不知道怎麼推脫了。
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
王處深知此理,也深知孫家罪惡,公然咆哮朝堂,眾目睽睽下與孫皓斷交。然後一人攜劍,雲遊萬里,終在廣林城外遇到這幹殺人不眨眼的邪魔,纏鬥一夜,盡皆斬殺。
天下爭相傳頌。
孫皓即使知道,王處本就和他打算勢同水火。
怕個甚來!
曹信除卻懷裡的孫燕涼,倒有點支援府門外抄家的官兵了。這裡空空蕩蕩,一想到二十四個鬼怪在黑暗中呲牙咧嘴,奔跑捉住那些哭喊亂跑的孩童,再幾下撕掉衣服,生吃活啃,就讓他不由得對孫家升起痛恨可怖之心。
諺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走過水潭,攀上一塊巨石,已無路徑,只有身旁一顆古樹,抬頭看去枝繁葉茂,擋住視線,曹信爬上樹幹,發現頭頂是百尺高的空地,一根繩索垂下,動手使勁拉扯,繩端牢固,絕不可能撐不住曹信和孫燕涼兩人的重量。
喚醒女孩子,將她放在背上,道:“小念娘,從這裡出去,就可以見到孃親了,你可一定牢牢抓緊曹叔叔,萬一掉下去,曹叔叔也沒臉面見你娘了。”
孫燕涼捧著紅腫的雙眼,點點頭,問道:“曹叔叔,你把我背上去了,再下來把孫蝠叔叔也背上去好不好?”
曹信雖然知道出去了免不了就是一場廝殺,但見女孩子懇切目光,於心不忍,道:“會的,一定會的。”
孫燕涼答應一聲,兩隻手臂便緊緊抓住曹信脖頸,說什麼也不放開。曹信心裡有底,放下明珠,合刀在鞘,徒手握住繩索,凌空攀登。
大凡練刀之人,一般都有剛猛膂力,曹信自幼是個孤兒,知道出人頭地有多麼難,所以他一旦得到機會可以練刀必是不遺餘力,幾十年下來,練就了一把超乎常人的力氣。
百尺高的繩索,對他而言,普普通通。唯一擔心的就是小念娘抓不住掉下去。其實他大可不必擔心,之所以送進水潭的孩童都活著,都是憑藉這條繩索送下,尋常孩子爬個二十餘尺也就受不了掉下來,大但樹枝葉一卸之力足以讓他們存活。
被枝葉刮出傷口,血氣溢位,極大激發二十四鬼野性,所以往往掉下來帶有傷口的孩童最先被分食。若是有看上去體魄強壯的,在送下來之前也會找利器割出肩頭血,保證不會在潭低病蔫蔫待上三四天才斃命。
孫家手段,乃至於此。
讓天下民眾敢怒不敢言,在十七國互相攻伐的戰邦時代,可謂如魚得水。然而一旦魏道陵扳正天下,君王權勢之下,怎會容忍這個不在廟堂,不在江湖,不在民間的龐然大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