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時代的某日。

博拉格醫生遇到了一位十分奇怪的患者,該患者堅信自己可以進入其他人的夢中。

當然,之所以覺得這名患者奇怪,不是因為患者有這樣奇怪的想法。

畢竟博拉格作為一位知名精神病醫生和精神學領域的權威教授,見過有著各種各樣奇怪想法的病人。

而是他在見到病人第一眼的時候就可以確定,自己一定認識眼前的這個小夥子:“我們,我們在哪裡見過?”

博拉格說著話翻開病例,上面並沒有照片,只有一個簡歷,以及之前其他醫生所寫的病例。

這位患者叫弗雷格拉,今年26歲,之前已經接受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但是之前的治療方案顯然沒什麼效果。

有著濃濃的眉毛,笑起來很陽光的弗雷格拉微笑道:“可能吧,但我對你沒什麼印象了。”

他看上去一點兒也不像是個精神病患者。

博拉格輕輕搖了搖頭,感覺自己剛才的話多少有些冒失,而且認為這名病人多少有些奇怪,當然,他的每一個病人都有些奇怪。

他清了清嗓子道:“我們來隨便聊一聊。”

在博拉格看來,治療精神類疾病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找到病因,只要找到了病因,才能進行有效治療。

他尋找病因的方式就是跟患者聊天,聊著聊著,往往他就能判斷出導致患者精神不正常的原因在哪裡。

因為這種特殊的問診方式,讓他根本沒有看之前醫生所寫的病例。

“你是在什麼時候覺得自己能夠進入別人的夢境?”博拉格問。

弗雷格拉不假思索地道:“從一出生的時候。”

他接著解釋道:“這是我父親告訴我的,他說那天夜裡,他跟母親都做了同樣的夢。

“夢到我出生了,結果次日清晨我真的出生了。

“我父親說,在我出生的瞬間,我們家周圍所有的動物都感覺到不安。

“後來我也經常能夢到那一幕。”

博拉格有些好奇地問:“哪一幕?”

“我自己出生的那一幕。”

“哦。”博拉格隨手在病例上記下:疑似有輕微妄想症。

他繼續問:“能夠進入別人夢境的能力,一定給你帶來了許多煩惱吧?”

“沒錯。”弗雷格拉立即坐正:“您是位稱職的醫生,不像是其他那些混蛋,只會把我的想法歸類於妄想症。”

博拉格笑了笑,看了一眼自己剛才記下的話。

只聽弗雷格拉繼續道:“小的時候我分不清夢中哪些地方是安全的,哪些地方是危險的,因為偶爾會遇到危險,所以精神很不穩定。

“而更多的時候,我也分不清哪些時候是正在做夢的人真正的想法,哪些是他幻想出來的,所以經常得罪人。”

他帶著無奈地微笑攤了攤手:“你能想象的到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問我父親的好朋友,為什麼那麼想跟我母親親熱?”

博拉格微笑道:“小時候我也經常說錯話。”

接著他問:“所以那個時候你沒什麼朋友?”

“有。”弗雷格拉道:“我有一個叫艾倫的朋友。”

“怎麼認識的?”

“在家裡。”弗雷格拉熱情地介紹道:“哦,對,艾倫是一隻邊境牧羊犬。

“它跟我是同一天出生的,我們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