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貝克蘭德和會(第2/4頁)
章節報錯
緊接著霍伯特向戰敗國提出了兩項要求:第一,在電力、酒水、菸草等十幾個行業,不得向戰勝國徵收關稅或任何形式的稅款,相關工廠的建設和公司的開設無需經過戰敗國的同意,就可以在戰敗國的領土上建成和開業。
第二,戰敗國要交出1萬門完好的重炮和野戰炮,以及完好的3萬挺重機槍,2000架飛艇,20艘主力艦,30艘重型巡洋艦,80艘巡洋艦,80艘潛艇,1萬臺全新的各類機床。
聽到這兩個人的要求,費內波特王國和倫堡國王,把自己的要求偷偷地藏了起來。
他們在內心直呼這倆人實在太狠了,一個要將兩個戰敗國變成二流國家,另一個要完全操控戰敗國的經濟,並進行一次“武器裝備繳械”和“工業繳械”。
相比而言,費內波特和倫堡這兩位戰勝國的國王準備的要求,實在是難以啟齒。
弗薩克皇帝和因蒂斯首相,沒想到戰勝國的要求這麼過分,拒絕簽訂這樣的協議。
弗薩克帝國的皇帝更是聲稱:“我們寧願再打一場世界大戰,也不願意接受這麼苛刻的條件!”
霍伯特微笑道:“再打?你們拿什麼打?”
在這場戰爭中,南拜朗公國的損失並不大。
而整個北大陸卻被打爛了,因蒂斯的軍隊只回去了三分之一,弗薩克軍陣亡過半,關鍵是南拜朗公國的非凡部隊獵殺了他們太多的非凡者。
此時戰神教會已經垮了,跟貝克蘭德和談同時進行的,是在安曼達山脈南麓,曾經黑夜女神神國首都的約克城進行的宗教談判。
可以肯定的是,原先的戰神教會將會被黑夜女神教會收編。
各國的宗教形式也會有重大的轉變,蒸汽與機械之神教會很可能會被趕回因蒂斯,永恆烈陽教會也應該會喪失在因蒂斯共和國殖民地的傳教權。
在這樣的前景下,霍伯特很有提出苛刻條件的底氣。
就在弗薩克皇帝要起身離開,表示自己的憤怒時,因蒂斯首相畢維斯卻開始跟魯恩代表談戰爭賠款的事情。
這讓在場的人們都有些驚訝,也就是說,因蒂斯基本上同意戰勝國提出的條件,但是具體的賠償金額,讓出的行業利益,需要交出的武器數量等等有異議。
於是首日的談判就這樣在扯皮中度過,在回程的路上,坐在新式電車後排的奧黛麗突然告訴霍伯特:“畢維斯並沒有打算答應你跟阿古希德首相提出的條件。”
霍伯特微笑道:“在談判當中有一位觀眾在場,實在是太方便了。”
接著祂深吸了一口氣:“我也覺得他答應得太快了。”
霍伯特琢磨了一下問奧黛麗:“你能解讀出他的真實想法麼?”
“不能。”奧黛麗道:“這位首相有所準備,他的身上應該有防止被觀察到自己意圖的封印物。
“但我大概能解讀出,他正在策劃一場陰謀,而且是針對我們南拜朗公國的陰謀。
“因為我明顯地看到,他對我們流露出的敵意。”
有敵意是肯定的,畢竟那麼多人死在了南拜朗軍的游擊戰和最後的圍攻下。
還有三十多萬因蒂斯俘虜,用傳送陣送往南大陸,被安排到各郡做著苦力的工作。
霍伯特琢磨了半晌,直到晚餐期間,才想到了一些眉目。
於是祂立即前往貝克蘭德西郊的軍營,跟梅迪奇密談了一番。
就目前來說不管面對什麼陰謀詭計,實力都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
正如奧黛麗所察覺的那樣,當天夜裡,因蒂斯首相畢維斯和弗薩克皇帝一起找到阿古希德。
進行了一場只有他們三個在場的密談,誰也不知道他們談了什麼。
在很久之後,阿古希德在晚年撰寫的回憶錄中,他簡單描述過這場密談:“……畢維斯不虧是14世紀最傑出的外交家之一,他敏銳地察覺到了魯恩與南拜朗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是的,我們一直在提防南拜朗,特別是在貝克蘭德的西郊還有8萬南拜朗精銳的情況下,我很難以裝作跟南拜朗是親密無間的盟友……
“畢維斯用卓越的口才提醒了我,保留因蒂斯和弗薩克兩個國家的實力十分重要……”
……
在會談的第二天,會談的形式突然發生了變化。
之前魯恩首相和霍伯特提出的要求,沒有被當做和談的第一個議題,因蒂斯要求南拜朗釋放因蒂斯俘虜,成為了首個議題。
四十多歲,個頭不是很高的畢維斯用十分富有煽動性的語氣道:“我們都知道在亞松城發生的悲劇,幾十萬軍民就那樣死在了戰火中。
“我們雖然是戰敗國,但是在一個文明的世界裡,我們也有要求對俘虜有基本人權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