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外交官班森先生(第2/7頁)
章節報錯
至於工廠為什麼會缺少訂單,班森十分清楚,因為間海南岸的工業區淪陷,魯恩的工業體系不再完整。
除了軍用的物資之外,很多工廠都面臨著配件短缺的情況。
不是沒有訂單,是那些訂單根本無法如期完成。
同時班森意識到,目前貝克蘭德的糧價十分便宜,這些移民連麵包都買不起的話,確實在貝克蘭德已經無路可走了。
而糧價之所以這麼便宜,完全是因為“公爵糧行”放出了大量糧食的結果。
年前班森還擔心,隨著戰爭的繼續,貝克蘭德會不會發生有錢也賣不到食物的情況。
可是幾大糧商向“公爵糧行”發起的挑戰,卻讓班森徹底打消了顧慮。
這場商戰在新年期間,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公爵糧行”開業沒多久,糧商們就開始大量收購“糧行”比市場價低的糧食。
很多市民和需要大量糧食的作坊、工廠,怕低價的糧食被收購一空,也參與到了這場搶購當中。
當時很多人都判斷,“公爵糧行”很快就會陷入無糧可售的窘境。
哪知道很快“糧行”竟然開通了夜間售糧的服務,員工們分為三班,日夜不停地銷售糧食。
接下來事態的發展就越來越魔幻了,整個貝克蘭德所有的糧倉都被填滿,許多市民的家裡都堆積著夠吃一年的糧食。
可是“公爵糧行”的糧食依舊沒有漲價,也一直在24小時銷售糧食。
除了幾位大糧商,其他人或者工廠逐漸退出了搶購的熱潮。
糧商們也不知道是哪來的錢,總之他們的收購一直持續到新年前幾天,竟然一直都能從“公爵糧行”收到大量的現貨糧食。
直到有位大糧商宣佈破產,這場糧食大戰才結束。
之所以破產是因為,貝克蘭德的糧價因為這場商戰已經降到了戰前的水平,而且還在持續走低。
而在商戰前期的時候,卻是以戰前水平兩倍到三倍的價格收購的,這消耗了糧商,以及支援他們的貴族們大量的資金。
據說到後來糧商們手來的糧食都沒有地方堆放了,就租了一些便宜的廠房,隨地堆放在屋內。
後來連廠房都租不起,就隨意搭了個雨棚,堆放在院子裡。
但因為市民和需要糧食的工廠裡也有足夠的存糧,所以糧商們的糧食滯銷,打折減價也賣不出去,最終破產。
直到新年期間,才從殖民地傳來訊息,羅思德群島和東拜朗積壓的糧食都被一位神秘的買家收走。
無一例外,那位神秘的買家要求殖民地的糧商們,對於此次交易保密,如果違約要進行鉅額的賠償。
所以當貝克蘭德的糧商們發電報、派人來打探訊息的時候,並沒有得到準確的情報,這使得貝克蘭德的糧商們發生了嚴重的誤判。
這時候大家才明白過來,“公爵糧行”以極低的價格,在殖民地收購了海量的糧食,並用了南拜朗公國的船不停地運往貝克蘭德。
(因為大家並不知道傳送陣的便利,所以以為那應該是用南拜朗公國的船隻進行運輸,所以各大糧商們都沒有察覺。)
班森在內心是十分讚賞“公爵糧行”這種行為的,自己賺了個盆滿缽滿的同時,還極大地打壓了貝克蘭德的糧價。
其實誰都知道在戰爭開始後,貝克蘭德不是沒有糧食,這是糧商們一直在人為製造稀缺性,所以糧食的價格才一路上漲。
如果沒有“公爵糧行”,貝克蘭德的糧商們一定會趁著間海南岸的戰線失守,民眾們恐慌的時候,再次提高糧價。
知道“公爵糧行”的背後老闆是霍伯特的班森,現在終於明白,“公爵糧行”的運輸途徑是傳送陣,這可比輪船,甚至比飛艇的速度快多了。
在跟移民的閒聊當中,班森還打聽到了南拜朗公國的移民政策,到了南拜朗公國後會給發帳篷、發糧食、發種子。
聽上去是挺美好的,美好到班森都懷疑這會不會是一場騙局?
可是對於已經走投無路的人們而言,冒這樣的風險也是很值得的,如果只是個騙局,那麼對他們而言,這僅僅是死在貝克蘭德的街頭,還是死在南大陸的區別。
如果是真的,那就代表著新的生活。
很多之前曾經擁有過土地的移民直言,如果真的能分到地,這次他們是說什麼也不會賣掉自己的土地了。
這時候不遠處的移民官冷冷地道:“任何人都沒有買賣南拜朗公國土地的權力,只能出租或者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