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送到新工廠,還管食宿,要知道現在市內出租馬車的價格高得離譜,僅僅是出城就需要10鎊!

火車票、馬車票都被抄到了天價,普通的工人就算是花光所有的積蓄,也很難讓全家人乘坐這些交通工具離開這座城市。

工人們只能跟家人們揹著行李逃離,但因為道路上的擁堵,還沒有出城就已經很累了。

另外,據說有些匪徒已經等在了城外,就等著買不起票的人送上門去。

這時候經理又在喊:“有沒有會博克斯公司出產的各類機床的工人?僅僅會車床、銑床、鏜床、鑽床、磨床任意一種的就可以……”

街道對面的海斯頓大酒店裡,霍伯特坐在落地窗前,看著經理賣力地大喊,看著工人們爭先恐後地報名,看著人們臉上的茫然和無措,看著孩子們的懵懂或大哭。

今天康斯頓城的每一條街道上,都有一名經理在招人,應聘成功的人會立即被帶到郊區的一座大型的在建的發電廠裡。

那裡會供應麵包、熱湯和熱水,讓大家吃飽喝足後,南拜朗公國政府的人會用剛剛在那裡建起的傳送陣,直接送工人們去南大陸。

到了克羅利爾城,帶他們參觀了工作環境之後,才會告訴他們,此時他們已經在南拜朗公國,那裡確實是貝克蘭德的南方,只不過太南了一點。

如果直接說是南大陸的工作機會,估計工人們會把招工經理們當成人販子。

霍伯特笑了笑:“這也算是善意的謊言。”

這時候,託德有些疲倦的敲門進來:“大公,談妥了,花了13000鎊。”

“很好。”霍伯特給他倒了杯紅酒:“休息一下,一會兒還有一場談判呢。”

隨著間海南部的戰線失守,霍伯特乘機在間海南部的工業區大肆招募各種熟練工。

這甚至造成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在幾個工業城市的各大工業區和市內人流湧動,而在火車站,在長途馬車站,在前往南部各大城市的道路上,卻看不到任何擁堵的跡象。

同時霍伯特帶領“伯爵之光”的管理層們,攜帶著大量的現金提前幾天就在這裡大量收購工廠、地皮、房產等等。

比如之前有位能源大亨計劃在康斯頓建造一個巨大的發電廠,還有配套的燈泡廠和電線廠等等,前期投資就超過了20萬鎊,卻被託德以12000鎊的價格收購。

雖然電廠和各類工廠還沒有完工,但已經建得差不多,霍伯特只花了和平時期大概十五分之一的價格就完成了收購。

在最近幾天,霍伯特的團隊花了300萬鎊左右,幾乎買下了半個康斯頓。

倒不是說沒人識破霍伯特的把戲,賣地皮和工廠的人都知道“伯爵之光”這是趁火打劫,但他們依舊願意賣掉手裡的產業。

因為在這種混亂的戰爭時期,只有手裡有金鎊心裡才不慌,在危難的時候,一疊金鎊或許就能救自己一命,而一份地契則什麼作用也沒有。

另外是魯恩防線潰敗的速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再加上因蒂斯共和國對魯恩宣戰,富翁們普遍對魯恩王國喪失了信心,感覺自己很難再回到康斯頓經營自己的產業了,所以乾脆賣掉這些地產。

當然也有一些風險投資公司,也像霍伯特一樣來收購地產,但是他們不敢像霍伯特這樣大量的收購,或者也不會像霍伯特這樣,給錢給得這麼痛快。

原因很簡單,魯恩士兵已經開始在工業城市裡組織防線,據說要在這些城市當中繼續抵抗,跟敵軍巷戰。

那麼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收購來的工廠很可能會變成一片廢墟,對他們來說就算魯恩軍能打回來,這樣的廢墟也很難出手。

再回到海斯頓大酒店的房間裡,託德一口把紅酒喝掉,他微笑道:“就目前來說,我們在間海南岸工業區電力方面的總投資,只花了12萬鎊!

“如果是和平時期,起碼要話200萬鎊才能完成這個規模的投資,等於是有人幫我們選好了廠址,規劃好了生產規模。

“在工廠就快要建成的時候,以極低的價格送到了我們的手上。”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未來魯恩王國能打回來,不然這些地皮和工廠就都是弗薩克帝國的戰利品,“伯爵之光”形同收購了一疊廢紙。

但託德對霍伯特的判斷很有信心,因為已經不止一次證明,霍伯特的判斷十分正確。

之前那些能源大亨們高價從“伯爵之光”買走建設電廠的技術時,以及大規模在魯恩北部和西部建廠時,託德還為此擔憂過。

現在看來,最後的贏家是“伯爵之光”,先是狠狠地賺了一筆專利費,然後低價收購了電廠以及配套工廠。

現在就等著戰爭結束,把工廠重新建起來,然後運作起來後,“伯爵之光”在整個北大陸就沒什麼對手了。

極有可能,“伯爵之光”會在戰後立即成為“億鎊”級的超大型企業。

霍伯特聽到託德的恭維微笑道:“我們也要冒著很大的風險,要抽調‘伯爵之光’的現金。”

託德聽得出來,霍伯特這番話純屬是在客氣,這位大公很篤定在未來會獲得十倍或幾十倍的收益。

於是託德道:“那倒不會,‘公爵糧行’每天都有不少現金供應給‘伯爵之光’。”

“公爵糧行”是在12月初剛剛在貝克蘭德成立的一家糧食公司,第一天售糧,各大門店就被面包房和食品加工作坊擠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