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與佛爾思的康納特之旅(第2/5頁)
章節報錯
這裡還有海灘,還有距離海岸線不遠的小島,可謂是天造地設的旅遊勝地。
現在還在新年假期裡,來自北方各郡的遊客非常多。
阿普頓的公司,以及“巴蘭漁業公司”都在另一個區,那裡的遊客較少,還不太能感受道度假勝地的氛圍。
在購物街和海岸街,這裡人潮湧動,街頭上到處都是藝人在進行表演,這些表演大部分都是一個人就能獨立完成的樂器表演,比如小提琴、薩克斯之類。
霍伯特跟佛爾思小聲地聊著天,偶爾駐足欣賞街頭的表演,遇到精彩的地方,霍伯特還會打賞幾個銅便士。
一般有表演的地方,人都是很擁擠的,霍伯特會輕輕攬著佛爾思的肩膀,以阻擋其他人。
一開始佛爾思被街頭藝人的吉他表演所吸引,等她回過神來的時候,突然有些臉紅。
她也不清楚是在什麼時候,就不太抗拒跟霍伯特有親密的舉動了。
這時候,她聽到霍伯特在自己的耳邊道:“我也會彈吉他!過幾天你幫我從貝克蘭德買一把,我談給你聽。”
霍伯特當年上大學的時候,還是個文藝青年,不光會彈吉他,歌唱得也很不錯,曾經也是校草一樣的人物。
可是畢業後,人家拼的都是“你知道他爸爸是誰”?漸漸的,吉他也很少彈了。
佛爾思感覺自己的胸口“咚咚咚”地跳:“好,好啊。”
在貝克蘭德很少聽到吉他演奏,這是費內波特王國的特色樂器,貝克蘭德的紳士們認為這種樂器過於輕佻。
在魯恩,只有這種旅遊城市才有吉他表演。
霍伯特越聽越是技癢,乾脆拿出了一張5蘇勒的紙幣:“你好,能否借你的吉他一用?”
這是在康納特城經常會發生的一幕,來度假的某位紳士突然技癢,就借藝人的樂器一用,彈奏一曲。
但那大多數都是小提琴、手風琴之類,很少有人借吉他用的,不過周圍還是立即想起了鼓勵地掌聲。
“當然可以。”街頭藝人,一個年輕的留了些鬍鬚的小夥子起身,把吉他遞給霍伯特。
霍伯特謝過了年輕人,一手接過吉他,一手拉著佛爾思的手繞過街頭藝人的“錢箱”。
霍伯特專注地撥弄著琴絃找手感,佛爾思卻莫名有些緊張,因為周圍至少有幾十個人在圍觀,更外層的遊客更多。
關鍵是她從沒有見過霍伯特碰樂器,很替霍伯特擔心。
古典吉他跟現代吉他多少有點不同,但也差不多,霍伯特調好了音,腦子裡突然陷入了懵逼的狀態,因為他滿腦子都是《藍蓮花》、《旅行》、《成都》這些歌。
可是這些歌都是些中文歌,難道還現場翻譯成魯恩語麼?那樣的話給人的感覺也會完全不一樣啊!
好在裝逼青年,咳咳,好在有過文藝青年的經歷才沒讓他出醜,他撥動琴絃唱起了令他印象比較深刻的英文歌之一《Sound of silence》,翻譯名叫《寂靜之聲》。
魯恩語也是字母發音式的語言,所以跟霍伯特概念裡的歐美語言差不多,翻譯下來也沒有什麼違和感,歌詞甚至都不用改。
輕快又有些空靈的前奏彈完,圍觀的遊客就都停止了議論聲,完全被節奏吸引。
當霍伯特清脆又幹淨利落的歌聲響起,許多路過的遊客也開始過來圍觀。
一旁的佛爾思總算是鬆了口氣,也開始欣賞霍伯特地表演。
貢獻吉他的街頭藝人首先察覺到這竟然是一首從未聽過的新歌,但是歌詞很有深意,節奏也輕快明瞭,很吸引人,聽上去好像是一首經過反覆打磨的歌曲了。
越來越多的人被霍伯特的歌聲吸引,一曲彈唱結束,周圍竟然已經圍了一兩百人!
霍伯特起身,朝大家微微鞠躬。
大家這才紛紛給霍伯特鼓掌,佛爾思一邊鼓掌一邊激動地道:“太棒了霍伯特,我是說你唱得實在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