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實一聽老道,一言道破打虎之玄機,並所念之語,洽是他家祖傳拳法之精要,他很詫異,急忙來到老道跟前,又雙手拱拜道:“前輩所言,使晚輩頓開茅塞,前輩所道練拳之法,正是我王家長拳精要之處,想必前輩跟我王家定有淵源。敢問前輩從何而來?又要去何方?“

老道瞧了瞧王厚實道:“唉,說來慚愧,老朽本是那王莊村人,但長期隱居這鬼谷山中。近來深感身體略有小恙,思鄉心切,就去王莊村去看一看,那知,那王莊村被毀,人也不知所去,所以只得又回到這山中。”

“前輩是王莊村人,隱於這鬼谷山之中,莫非前輩就是鬼谷子。”

“老夫與在下素沒蒙面,你怎麼知道老朽的名號呢?”

王厚實忙答道:“先生大名,誰不知曉?而我們夫婦原本也是王莊村人,早年聽村裡長輩們說過,我王莊村出過一個聖賢的奇人,隱於鬼谷山中,故晚輩大膽斷定先生為鬼谷子。晚輩來此,曾也想拜見鬼谷子,但又怕打擾先生的清修,今日一見,實在榮幸!”

“你們與老夫同源於王莊村,算是有緣。不過,老夫長年隱於這山中,還不知這王莊村是何因被毀?“

“想當年,我重傷,醫於外地,我傷勢稍好,思家心切,就和我娘子,急於回家。沒想到,當我們夫婦來到王莊村時,王莊村一片狼籍,硝煙還沒息滅,真是慘不忍睹。我們夫婦繞了村子走了一圈,才知王莊村是毀於戰爭。我們看到有幾俱我們同村人的屍首,就將他們埋葬村的一旁,但其他的人,是死是活,都不知去向。我們一看這王莊村已毀,不宜住家生活,就來到了這鬼谷山下。唉,這幾年各國混戰,民不鳥生,百姓受苦。晚輩七尺男兒,窩住在這山下,真不幹心,但空有一番大志,又不知如何是好,今日一見先生,盼請先生能收我為徒。”王厚實又是一拜。

“老夫年事已高,將不久於人世,豈敢再收弟子,想當年我的徒兒,孫臏、寵涓已兵法擅長,縱橫天下,但他倆都沒逃過劫難,也沒結束各國混戰,相反使戰火越燒越旺。蘇秦、張儀以其才智取得多國相位,但也沒使天下安定。現想起來,老朽只是虛圖其名,真是愧對天下。”

王厚實聽了鬼谷子所敘,也不可強求,只得道:“先生為我全家解脫危險,能否留下,與我們一起共進晚餐呢?”

“貴家既有心挽留老朽,老朽不妨在此用膳,共敘王莊村舊事。”

王厚實見鬼谷子已同意,就叫娘子郗林明準備晚飯。

王厚實就與鬼谷子就在屋下,聊著王莊村的一些舊聞。

虎的危險解除,芳花將所蓋的草蓆掀開,她又看到恆兒緊閉雙眼,臉色蒼白。芳花嚇了一跳,急忙邊下床邊叫道:“爹,娘,哥哥又不行了!”

“什麼?這怎麼搞的?”王厚實只顧著與鬼谷子交談而忘了恆兒生病的事了。

“貴家有病人?”鬼谷子問道。

“晚輩之子,從小體弱多病,今日多吃了一點葷腥,不料引發舊病,我們這偏僻的山裡那有醫藥,我們真不知如何是好?”

“讓我來看看。”

“多謝先生!”

王厚實和郗林明就將鬼谷子帶到了恆兒的身邊。

鬼谷子一看,恆兒病得很重,他用手搭了搭他的脈搏,又將他眼睛翻開看了看道:“這孩子確實有些異樣,我這裡有強身玉露丸,先給他服下,不知能否救他一命。”

鬼谷子從他的揹包裡拿出一個葫蘆,取出一棵黑色的藥丸,給恆兒服下。

過了一會,恆兒確實藥到病除,很快就醒了過來。

“恆兒,你今天確實幸運,遇上神仙了。”王厚實看恆兒醒來道。

“是這位先生給你服了丸子,才能好得這麼快。”郗林明指著鬼谷子道。

恆兒好奇地看了看鬼谷子,他好象好象很面熟,且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他突然想起來他在夢中見過他。他下了床,向鬼谷子跪了下來拜道:“夢爺爺,你可真的來了,雖我很長時間沒在夢中見到過您,但你的相貌我永遠都記得,謝您的救命之恩。”

鬼谷子一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什麼時候到過他夢中?就從容道:“夢是虛幻的,不別當真。這強身玉露丸,剛剩一棵,能將你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確實不易,這也是你的造化。”

恆兒站了起來後,身體很快得到了恢復。

“我哥不會死了,哥,我們去玩。”王芳花一把拉住了恆兒的手,就出了茅屋。

鬼谷子看到這一對男女一奔一跳地出了門,說道:“有這一對好男女,你們夫婦真是好福氣呀。”

王厚實和郗林明會意地笑了笑。

恆兒和芳花,互相戲鬧,一會在郗林明處,看晚飯是否做好;一會又到被打死的虎處,看看虎是否真的死了。但芳花還是有點膽怯,不敢接近。不一會,他們又跑到王厚實與鬼谷子聊天之處,促著迷場。恆兒一不小心,將那柄隨身攜帶的銅劍掉在地上,而恆兒卻沒有發覺,就跑到遠處捉芳花去了。這小銅劍正好落在鬼谷子的前面,鬼谷子一眼掃過,就覺得這小銅劍很是眼熟,他不由地撿了起來,瞧了瞧,便問道:“這小銅劍是從那來的?”

王厚實瞟了一下恆兒,恆兒正在遠處與芳花玩耍,就稍稍地對鬼谷子道:“這小銅劍是恆兒的生父留給他的唯一遺物。”

鬼谷子迷惑地看了看王厚實道:“難道他不是你們親生?”

“不錯。”王厚實接著就把撿到恆兒的經過講了一遍。

鬼谷子聽完後,便首:“老朽有一事相求,盼貴家能相許。”

王厚實聽後就道:“先生何出此言?先生是晚輩全家的救命恩人,就是有一萬件事,晚輩也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