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楚鈺將一小摞文書整理好,放到桌邊,“蕭蕭,這些要上報的公文無誤,讓人來拿。”

梅蕭仁看了看外面,人早已被她打發乾淨。

“我拿去給他們吧。”她親自過去拿起文書出了門。

流月回頭目送著梅蕭仁離開,收回目光,拱手問道:“主子有何吩咐?”

“去查一個人的底細,越詳盡越好。”顧楚鈺取來一頁信箋,在上面寫下兩個字,交給流月。

流月看了看上面的名字,皺眉,“此人和梅大人……”

“暗地裡查,別讓她知道。”

“遵命。”

流月聽見有腳步聲臨近,趕在梅蕭仁進來之前,不動聲色地將紙箋收好。

這個人與梅府尹關係匪淺,怪不得主子要支開梅府尹。

梅蕭仁回到公廨,手上已無別的事,她走到顧楚鈺身邊,發現攤在桌上的公文寫的是鎮國將軍府的修繕進度。

修繕鎮國將軍府的事宜不歸上京府署管,但只要是上京城內發生的事,六司都必須依職責上報,隔個三五天都會有這樣一封文書。

年節前,梅蕭仁照著之前答應清清的事,抽空去了趟南郊李府,拜訪李夫人。

京城多的是達官貴人,老李在京城的故宅與他們的比起來不算大,但對清清和李夫人而言是個安穩的棲身之地。

李夫人親自出來相迎,引她到廳堂,坐下就笑嘆:“蕭仁啊,咱們有一年多沒見了吧,老爺果然沒看錯人,如今你可是整個宣州最有出息的人。”

梅蕭仁客氣地笑了笑,其實比她有出息的同鄉大有人在,比如丞相大人。

李夫人又言:“老爺這次能官復原職,也多虧了你。”

說起此事,她仍覺愧疚:“之前本就是我牽連了知府大人……”

李夫人忙招手打斷她的話,“不提了不提了,老爺為你牽線是他心甘情願的,出了事自然也得擔著,不怪你。”

李清清親自奉著茶放到梅蕭仁手邊,莞爾道:“梅大哥請喝茶。”

“多謝清清小姐。”

李夫人看了看女兒,又看看向梅蕭仁,臉上帶著笑,心裡卻有些愁,不知這倆孩子的緣分究竟是深是淺。當初的梅通判如今已是府尹大人,讓她這個當孃的不好意思再開什麼口,只能看天意。

李清清取出一物,拿在手裡捏了捏才緩緩遞給梅蕭仁,“梅大哥,上次我見你的荷包有些舊了,給你做了個新的,你不嫌棄的話就收下吧。”

梅蕭仁低頭看向腰間的荷包,將之摘下,拿在手裡看了看。

上面繡的是幾片竹葉,青白色的緞面已不如當初光鮮。

這是葉大娘眼睛還看得見的時候繡的,存放數年,在秋水縣時送給了她,她一直用到現在,怎能不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