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還下著鵝毛大雪,以往這個時候,街上的行人當是少之又少,但今日的城南就像炸開了鍋了一樣熙熙攘攘,尤其是鎮國將軍府周圍,站滿了來看熱鬧的百姓。

“府尹大人到——”

隨行的官差一聲高呼,圍觀的百姓才朝兩邊退散,讓出路來。

梅蕭仁上次路過這兒的時候,見鎮國將軍府破敗不堪,今日再見,處處都已粉飾一新。工部還照陛下的吩咐,撤走了府門上的匾額。

上京府署的官差們已將府門前圍了起來,不許百姓靠近,而在場的還不止她上京府署的人,工部的監工們在,告訴她被大雪壓塌的工棚在鎮國將軍府的牆外,鎮國將軍府裡沒事。

梅蕭仁去到事發的地方,發現外牆邊的勞工聚居之地已是狼藉一片,坍塌的棚屋上還覆蓋著厚厚的積雪,要救人十分不易。

眾多的官差正在廢墟上搜尋挖掘,抬出一個個或是死或傷的人。

他們身上流的血滴在皚皚白雪上,顯得異常殷紅。

工部的監工說,這個簡陋的工棚下住了上百人……

梅蕭仁聽見這話的時候,心底已是一片寒涼。她從正七品到正三品,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地方衙門裡摸爬滾打,與百姓們打交道,最見不得就是百姓有傷亡。

眼前的場面讓她心裡有的不止是擔憂,更多的是憤怒,她瞥向工部的官吏,目光森寒,“如今是年節,為什麼還要趕工?”

官吏也覺得委屈,躬身拱手:“大人,是陛下吩咐的儘快,卑職們只知奉命行事。”

她知道修繕鎮國將軍府是魏國公的主張,陛下只是採納了他的提議而已。

雖說讓工部著手去辦是楚鈺下的命令,但是誰家府邸要修還是要拆這等無關緊要的事,相府怎會親自過問。

在修繕期間,工部聽從的應是陛下的命令,而陛下的命令,多是魏國公的意思,所以盯著將軍府修繕事宜的是魏國公府。

梅蕭仁憤懣之際,耳邊傳來了別的聲音:

“公子,員外郎大人說了,此事不要緊,只要將軍府內未受影響,那修繕事宜定能如期完成,請國公大人和陛下放心。”

她回頭看去,並未發現說話的人,尋聲走到拐角處才見有官吏正在向兩個人稟報。

她的腳步聲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官吏一驚,忙迎過來行禮:“卑職見過府尹大人。”

另外兩個則是不約而同地回過頭,神色平靜。

梅蕭仁默不作聲,盯著二人,臉色就如今日滿是陰雲天色一樣沉。

那邊還有上百個人生死未卜,而魏國公府的人竟在這兒商議怎麼才能如期完工……

吳冼笑問她道:“梅師弟,你來這兒是來善後的?”

她記得楚鈺曾說魏國公提議修繕將軍府是為了討好邊關將士,這符合國公大人以聲名為先的原則,可百姓只知朝廷在修將軍府,不知是誰在督促,出了這等慘案,百姓只會怨朝廷的掌權者,怨與他們打交道打得最多、堪稱父母衙門的上京府署……